校園菸毒氾濫!李彥秀籲修法強化源頭管理、查緝機制
李彥秀今(6日)舉行記者會,指出現行針對毒品和電子菸、加熱菸的法規與執行端仍存在重大漏洞,未來將修法徹底落實邊境阻絕、流通管控、與校園防堵3大策略。(圖/林煒凱攝)

|即時

校園菸毒氾濫!李彥秀籲修法強化源頭管理、查緝機制

mirror-daily-logo

2025/07/07 10:24:00

記者:

陳凱貞

攝影:

林煒凱

為因應近年新型毒品、菸害滲入校園情況與日俱增,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今(6日)偕同民眾黨立委張啓楷、民眾黨籍北市議員陳宥丞,以及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副署長賈淑麗等人舉行記者會。李彥秀在會中表示,現行針對毒品和電子菸、加熱菸的法規與執行端仍存在重大漏洞,毒品防治不該只是喊口號,「我們已經花了150億,不能像打水漂一樣無聲無息」,她表示未來將與跨黨派立委合作提案修法,徹底落實邊境阻絕、流通管控、與校園防堵3大策略。
李彥秀表示,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12至17歲毒品嫌犯人數達607人,18至23歲人數則達3215人,政府在過去4年間投入150億元執行「新世代反毒策略2.0」,但年輕學子們使用毒品的人數卻不減反增,許多反毒與反詐作為仍停留在基層員警與行政人員宣講階段,效果有限,亟需全面檢討資源配置與策略方向。
李彥秀指出,電子煙、加熱煙與依托咪酯(喪屍煙彈)等新興毒品均為非法品項,然而在IG、臉書社團、LINE群組等網路平台上,輸入關鍵字便能輕易找到販售資訊。毒品防治不該只是喊口號,「我們已經花了150億,不能像打水漂一樣無聲無息」,她表示未來將與跨黨派立委合作提案修法,徹底落實邊境阻絕、流通管控、與校園防堵3大策略。
張啓楷指出,校園內毒品氾濫問題已嚴重破壞校安體系,喪屍煙彈與電子煙已成為青少年最容易接觸的毒品型態,尤其目前使用的毒品快篩試劑良率僅約30%至40%,導致執法成效不彰,而他也已在上個月針對衛福部、教育部、法務部提出4大要求,包括中央應公開各家廠牌的檢測效能,並建立明確指引,統一採購高良率產品,以及引入新科技協助毒品防制、調整財政分配比例,支持地方執行、精準統計校園毒品黑數,落實風險監測。
陳宥丞表示,昨日又發生民眾遭毒駕撞傷的個案,凸顯現行法規與執行端存在重大漏洞。目前第一線員警或校園執行人員,除非在車上查獲明確毒品證據,否則無法強制驗尿,甚至還可能面臨行政訴訟或國賠風險,當前制度等同讓執法者「看得到、抓不到」,在實務上對打擊毒品毫無實效。
陳宥丞呼籲,中央政府應比照酒駕制度,儘速推動毒品快篩檢測制度,讓基層執法人員能依法、安全、迅速處理疑似吸毒案件,「沒有任何人,該承受被毒駕撞死的風險」,唯有法規程序一次到位,才能有效遏止毒品問題蔓延、守護下一代的安全。
賈淑麗表示,政府已於今年5月27日召開首次跨部會查緝會議,由國民健康署召集9個部會,針對電子煙問題從源頭、販售、使用3大面向啟動聯防機制,強化管理力道。截至目前,海關已移送並銷毀逾20萬支電子煙、14萬支加熱煙,銷毀率達8成以上,未來將持續加強境外毒品及違法電子菸的查緝予沒收。
賈淑麗提到,過去在電商與社群平台上資訊混亂、違規氾濫,但經過持續努力,政府已開罰787件違法販售案例,裁罰金額超過2億元,並持續與平台業者建立定期協調機制。過去2年由教育部和法務部共完成828件聯合稽查行動,截至今年4月底,違法使用案件經查緝後已裁處1313件,總件數已超過1700件。針對快篩試劑良率問題,她將請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供完整資料與執行進度,以回應外界關切,確保毒品防制體系在源頭檢測上更加嚴謹有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