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那年,劉清郎決定自己出來闖江湖。「你薪水袂䆀,頭路食好勢就好。」他記得老爸的憂心回應,但還是拿出農地貸款100萬元支持他創業,加上自己工作攢下的積蓄,他跟朋友開了間小營造公司。當時正值80年代建設工程蓬勃起飛,他第一次標案就拿下南迴鐵路的台東段工程,「念工專前,我曾經在鐵路局工務課當臨時雇員。」他聊起自己的淵源和優勢,「當年在台東做營造的人很多,但是本科系專業人才並不多。」他也就此落腳當地,從公共建設到建築工程越做越大。
把爛牌打好 翻轉上軌道

1996年,劉清郎承接了台東最大的工程建案,三棟飯店建築群坐落在知本溫泉區,樓地板面積高達2萬2千多坪。「這個建案總工程費大概有20億,我的公司承攬了11、12億元。」他親自「撩落去」督導工班,每天有2、300人施工。沒想到,主事的建設公司後來財務出狀況避走海外,「那時候睡不著覺,每天跳票。」身為最大債權人的他瞬間掉入人生谷底。1999年,他聯手其他協力廠商組成自救會,硬著頭皮接手富野渡假村(後更名為富野大飯店)營運,抱著「把爛牌打好」的信念,「因為最起碼還有翻轉的機會」。

扛下爛攤子,他才發現飯店員工3、4個月沒領薪水。「如果你們願意留下來,我會慢慢付清薪資。」他展現誠意並把飯店管理交給專業團隊,親赴泰國取經,不手軟新建SPA水療設施,甚至帶動當地業者跟進。「一年後,我就沒再掏腰包墊錢了。」他穩紮穩打將飯店推上軌道,緊接搭上陸客團觀光熱潮,高達500多個房間,以平價策略交出住房率9成、年營收3億的亮眼成績,前總統李登輝也曾於此下榻。
親自盯進度 整修不馬虎


為長遠布局,劉清郎陸續在知本和台東市區打造全新的「富野溫泉休閒會館」和「台東富野渡假酒店」,集團據點也向外縣市擴展,插旗台中武陵、花蓮和南台灣,當時只有少數品牌飯店的據點能覆蓋全台。2014、2015年富野連2年營收超過8億元,隔年掛牌上櫃。從門外漢到上櫃飯店老董,僅僅10多年時間就走到這一步,他露出「古意(憨厚)」的笑容說,這要歸功團隊努力,還有抓住時機。
儘管國旅住房率持續低迷,他仍抱持平常心,「低谷是做調整和改變的好時機」。今年2月前總統蔡英文低調下榻富野溫泉休閒會館,其前身是日治時期台東廳的知本浴場,專供日本官員休憩,她親筆留下字條「富野溫泉很棒」。簡單的一句話,是對飯店的肯定,也讓他帶著信心,等待滿血回歸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