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追究台師大抽血案背後的縱容與包庇
台師大女足隊爆出抽血爭議,疑點重重,受害生簡奇陞出面控訴學校處理不當。林煒凱攝

|即時

必須追究台師大抽血案背後的縱容與包庇

mirror-daily-logo

2025/07/21 06:20:00

攝影:

林煒凱

翁達瑞/美國大學教授,本文經授權,取自作者臉書
民主可以防止權勢壓迫。雖然台灣已經全面民主化,但過去的威權體制並未完全翻轉,因此制度性的壓迫仍然普遍存在。
台師大的足球教練壓迫學生參加人體試驗,不從者被威脅扣學分。這件人體試驗違反研究倫理,而且已經進行多年,但校方不聞不問。受害者站出來爆料後,台師大還試圖包庇加害者。
這起事件就是典型的制度性壓迫,無法見容於任何民主社會。事件鬧大後,台師大才向學生致歉,卻又畫蛇添足發出一份零分的聲明。
看完了台師大的八點聲明,我整個冒火了。若台師大不是在狀況外,就是利用這紙聲明進行洗白,規避事件的核心問題,包括藐視人體、權勢壓迫、與體制包庇。我逐一分析如下:

藐視人體

二戰時,納粹德國曾利用戰俘進行人體試驗,手法駭人聽聞。二戰結束後,針對涉及人體的科學試驗,西方學界建立了嚴格的審核標準。即便只用攝影機觀察超市顧客的行為,都要事先經過研究倫理的審核。
台師大足球隊的抽血研究屬侵入性的人體試驗,卻未見研究倫理規範。根據受害學生的描述,她們每天要抽血三次,連續十四天無間斷,而且執行者是毫無醫學訓練的學長。
根據我在學界的經驗,這樣的實驗設計不可能通過研究倫理的審核。若不是審核的單位放水,就是執行的教授陽奉陰違。不論何者屬實,受害學生的身體權受到嚴重踐踏。
在有民主監督的情況下,台師大教授都可如此藐視學生的身體。若他們屬於極權體制的一部分,就算做出活摘器官的暴行,我也不覺得驚訝。
整起事件的源頭是台師大教授藐視人體。校方的聲明漠視學生的身體權遭到踐踏,且無任何檢討與反省。

權勢壓迫

台師大學生繳納學費換取教授的知識傳授,並無參與教授研究計劃的義務。根據西方的學術倫理規範,學生參與教授的研究必須出於自願,隨時可退出,且要有對應的報酬。
根據受害學生的描述,她們被迫加入這個抽血研究,投入大量時間,連週末都無法休息。雖然教授承諾微薄的報酬,但最後也被沒收了。更荒唐的是,受不了的學生不敢退出,因為教授以扣學分要脅。
這樣的權勢壓迫不應發生在民主的台灣。問題是,台師大的權勢壓迫發生了,而且長達七年之久。為何這麼多台師大學生選擇屈從,而非抗爭?
原因在師生的權力不對等。除了傳授知識之外,教授握有評分的生殺大權,學生不敢違逆教授的壓迫。尤有甚者,這起權勢壓迫發生在封閉的體育系,教授掌握學生的出賽與就業機會。
對學生遭受教授的權勢壓迫,台師大似乎習以為常。校方發出的聲明並未譴責教授,更不用說聲援學生。
20250718^EEMD^1吳正己校長_陳焜銘副校長_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陳學志主委_體育與運動科學系陳忠慶教授_運動競技學系周台英教授_攝影李智為
上周六下午,台師大校長吳正己與陳忠慶、周台英教授等相關人員召開記者會向社會道歉。李智為攝

體制包庇

若無校方主管的縱容,台師大教授不可能長期強迫眾多學生參加藐視人體的試驗。在誰沒有壓迫過學生的氛圍下,同屬教授出身的校方主管只好選擇縱容。
校方主管可以縱容教授,但無法一手遮天,壓迫事件終有被揭發的一天。事實上,台師大早在兩年前就獲知這起事件,卻選擇包庇涉案教授,未作出適當懲處。
直到受害學生出面控訴後,台師大才作出解聘涉案教授的決定。諷刺的是,系教評會以當事人已有悔意推翻校方的決定,只祭出不予晉薪的行政處分。
台師大的處置手法如同擠牙膏:一開始是縱容,被揭發後還包庇,包庇不成就輕罰,等火燒起來才面對,但仍抱著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態度。
若無學生勇敢吹哨,涉案的教授早就全身而退。校方的聲明還是擠牙膏,對過往的縱容與包庇隻字不提。

我的建議

這起學術醜聞的焦點是藐視人體、權勢壓迫、與體制包庇,但校方卻只關注雞毛蒜皮的小事。台師大的聲明抓小放大,讓我火冒三丈。
對於這起學術醜聞,卓榮泰也表達了震怒,但人民要的解決問題的院長,不是震怒的院長。行政院該如何處置相關人員,以下是我的建議:
一、勒令台師大解聘涉案教授,並移送檢調偵辦。他們的胡作非為搞髒了崇高的學術研究,應被逐出學界,永不錄用。
二、要求台師大的各級主管遞出辭呈,包括系主任、院長、與校長。他們的縱容與包庇讓學生的身心受到嚴重的傷害。
三、要求國科會提出檢討報告,找出研究倫理審查的疏失,追究監督不足的責任,並對失職人員給予適當的行政處罰。
有民主不表示沒壓迫!當不公不義發生時,沒有權力的人民只能火大,但擁有權力的官員不能只有震怒。我等著看震怒後的卓院長如何處置這起事件。
(本文標題為編者所加,本文原標題為:有民主不表示沒壓迫)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