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7日公布的第二季財報,繳出超越市場預期的亮眼成績 ,但其毛利率卻面臨來自海外設廠的成本稀釋,以及新台幣升值的不利匯率等雙重壓力 。台積電表示,憑藉著「營運與技術的本業實力」及「靈活的財務操作」這兩大策略,不僅成功抵銷部分衝擊,也重申其達成53%長期毛利率目標的堅定信心 。
台積電第二季合併營收達新台幣9,337.9億元,季增11.3% ,稅後純益約新台幣3,982.7億元,每股盈餘為新台幣15.36元,年增率高達60.7% 。儘管整體表現強勁,但市場關注的毛利率為58.6%,較第一季微幅下滑0.2個百分點 。官方管理報告明確指出,此次毛利率下滑的主因,便是「不利的匯率以及來自海外晶圓廠的利潤稀釋」 。
面對挑戰,台積電的第一招,是回歸根本,以營運與技術的本業實力作為防線。台積電表示,前述的負面影響被更高的產能利用率和成本改善的努力所部分抵銷。同時,其技術領先的價值也充分體現,技術最先進、毛利最高的3奈米與5奈米製程,合計已佔晶圓銷售金額的60%,7奈米及以下總體營收佔比更高達74%。高價值產品組合的比重持續拉升,成為抵抗成本壓力的堅實基礎。
台積電的第二招,則是靈活的財務操作。在應對匯損方面,台積電第二季的「業外收入」顯著增加 ,主要是由於在2025年第二季向子公司TSMC Global公司注資100億美元,這有效地減少了在新臺幣快速升值期間的美元風險。
投審會今年3月26日核准8件重大投資案,其中即包含台積電100億美元增資TSMC GLOBAL從事經營一般投資業務。投審會說明,此次增資,主要運用於銀行定存及債券投資孳息,主要投資目的是因該公司基於外匯避險成本考量,將自有外匯轉投資至該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