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監委蔡崇義過去擔任法官,長時間任職台南高分院,蔡崇義的兒子蔡尚恩則擔任教授多年,專長在資安、人工智慧。近年來蔡尚恩雖屢躍上新聞,不過都和資安專業無關,而是因為桃色糾紛。
2018年間蔡尚恩先遭1名女同志指控,2人在徵友版認識後相約見面2次,第2次見面聊天時,蔡男利用深夜借宿她住處客廳機會,潛入臥室對她指侵。由於蔡的教授背景再加上父親的身分,性侵疑雲曝光後引發各界關注。
蔡尚恩第一時間否認犯行,稱雙方當時已交往近2個月,曾多次共同出遊,若有性行為也是你情我願,況且他也不記得曾以手指侵入等,兩度獲南檢處分不起訴。
被控性侵女同志 一審重判、二審逆轉
被害人聲請再議後,第3任承辦檢察官調閱女方手機GPS定位紀錄,打臉蔡男「多次共同出遊」說詞,將他依強制性交罪起訴,一審判刑3年6月。案件上訴到其父蔡崇義長期擔任庭長的台南高分院,合議庭採取最嚴格標準檢視起訴事證,改判蔡男無罪,最高法院於2023年8月判決上訴駁回,蔡尚恩無罪定讞。
性侵案審理期間,蔡男進入台南神學院就讀,但入學不久就又爆發疑似性騷擾事件。
2021年11月3日神學院新生拍攝大合照時,蔡尚恩被呂姓男同學目擊,伸手觸摸前方女同學的馬尾,呂男事後將此事告知女同學本人,另有其他女生表示曾遭蔡男刻意接近,女同學因此向校方反映要求處理。
曾認摸髮女同學 事後上網控霸凌
據了解,2名老師介入瞭解後曾告知女同學「蔡男已承認摸妳頭髮」,並有意願當面道歉,但女同學不願再與蔡男接觸回稱,「我們可以當同學,但不要有私交」。沒想到接下來幾天蔡男仍藉故找她攀談、上課要求同組等,她向老師抗議無效後,其他同學自發性形成護衛隊,盡可能不讓蔡男與她分發到同組或單獨相處。
蔡男為此屢向學校表示他被同學排擠霸凌,甚至在2022年12月9日上網發文,公開指稱「有一個音樂系的女同學人緣很好,擅長聊天跟交際,但她有精神疾患。我到學校第一週,就有同學傳我訴訟的新聞給她,並跟她說我好像坐她後面,所以她就開始臆想我撥她頭髮,還因此洗光她一罐洗髮精,之後音樂系就對我越來越不友善,並一直延續到全校」等。
女同學看了氣炸,向校方提出性平調查申請,隔年4月第1次性平調查結果出爐,認定性騷擾成立,蔡男不服提出申復,同年10月校方重新調查後,改認定性騷擾不成立,這回換女方不服也提申復。
女學生控學校護航 「揚言嚴懲被害人、證人」
女同學質疑,這次調查並未訪談曾介入瞭解並告知「蔡男承認摸髮」的B老師;且調查期間學校牧師在大禮拜講道時,公開指責她還私下聯絡她母親要求和解,校長甚至當著蔡男及其他學生面前,揚言要「嚴懲被害人」及性平證人,讓她不得不懷疑校方包庇蔡男的立場已定。2024年5月,第3次調查結果認定「性騷成立」。
同年7月,蔡男2度提申復,校方罕見的准予申復。同年12月24日第4次調查結果出爐,雖認定蔡男確有伸手摸女方頭髮,但性騷仍不成立,理由是女方感到不安是「個人主觀感受」,蔡男「不無可能」是無意觸碰,因此改認定性騷擾不成立。
女學生對第4次調查結果完全無法接受,選擇休學離校,並向教育部提出申訴,要求調查台南神學院處理性平案荒腔走板;此外她也持續在社群上公布自身遭遇,她認為校方處理本案過程爭議重重,屢見程序違法,教育部應全面加強校園性平監督機制,杜絕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2度申復都翻案 法界:相當罕見
針對此性平案雙方提申復高達4次,蔡尚恩甚至2度申復都成功翻案,法界直呼「相當罕見」。律師兼心理師紀岳良指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學校在知悉疑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時,須在24小時內通報並啟動調查程序,「不管被害人有無意願申訴,校方都必須在知悉後24小時內通報,否則就會觸法。」
他表示,當事人若對性平調查結果不服,可向學校或者地方政府擇一提出申復,原則上申復以1次為限,申復審議發現有程序重大瑕疵或重要事證取捨瑕疵,可命重新調查,或者維持原調查結果。如果申復維持原調查結果,當事人事後有發現新證據或重要證據未調查,雖然不能再申復,但仍有重啟性平調查程序可能,此外當事人也可以選擇走司法途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