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內科醫師廖繼鼎日前在臉書發文分享,一名45歲婦女哭著就醫,說「醫生,我才剛做完健檢,報告寫著『肺部毛玻璃樣病變』,是不是肺癌?」醫師指出,自從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普及後,越來越多人在健檢看到毛玻璃(GGO)或小結節(SPN)名詞,許多人因此認為自己已經罹癌、憂心的睡不著覺。
不過廖繼鼎表示,若見毛玻璃、小結節,好消息是多數為早期,甚至連癌都還不是,廖繼鼎解釋,毛玻璃就像一片「透明的雲」出現在肺上,可能只是發炎,也可能是非常早期的腺癌,而「健檢報告出現「毛玻璃」三個字,你會怎麼辦?」廖繼鼎給出3個關鍵。
廖繼鼎指出,決定毛玻璃危險不危險的是「 它有沒有「實心」部分(solid component)、它有沒有變大,以及年齡、抽菸史、家族史」,且不是急著治療,而是學會選擇;有些結節可以一年拍一次電腦斷層掃描觀察,有些則要積極及時切掉。
廖繼鼎強調「毛玻璃≠末期癌症」且不是看到結節就開刀,而是要跟醫師討論,根據病灶的特徵決定適合觀察或是進行手術,因此若健檢報告寫著GGO、SPN,應先深呼吸、切忌恐慌,找到醫師進一步檢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