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抽血案吹哨者坦言「當時超抖」 給青少年的話:你們不是叛逆
簡奇陞對於一路走來的教育信念從未動搖。鏡電視提供

|即時

女足抽血案吹哨者坦言「當時超抖」 給青少年的話:你們不是叛逆

mirror-daily-logo

2025/08/02 18:37:00

記者:

潘佳琪

台師大女足抽血案吹哨者簡奇陞,日前接受鏡新聞《少年新聞週記》主持人周瑜茹專訪時,侃侃道來分享她如何從這場風暴中走出來的心路歷程,以及重申教育的初衷與個人的理想。
簡奇陞強調:「教育從來不是替代品,而是我真正熱愛並擅長的事。」訪問最後當被問及是否仍想當「普通人」時,簡奇陞笑說:「當老師的老師也是普通人啊,只是更厲害的普通人。」精采內容就在8月3日(日)下午3點播出。
1. 簡奇陞(左)接受鏡新聞《少年新聞週記》主持人周瑜茹專訪。鏡電視提供_2025-08-02.jpg
簡奇陞(左)接受鏡新聞《少年新聞週記》主持人周瑜茹專訪。鏡電視提供
簡奇陞回憶從第一次站上立法院記者會,面對鏡頭與眾多麥克風的緊張,到侃侃而談地回應媒體提問,她坦言:「當然會緊張,腳還會抖,但我知道我要沉穩,因為我要說的話值得被聽見。」她笑說如今的口條與台風,都是被記者「訓練」出來的,並感謝台師大課堂上,國文老師徐國能、戲劇老師馮翊綱與口語表達課程對她的啟發與訓練。
簡奇陞提到退隊風波之後,她選擇轉身投入高空繩索工程的副業,也因為去租借工具,因緣際會在途中幫助了一位疑似迷路的伯伯。這段插曲,讓她回想起母親常說的那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她說:「我以前很恨這句話,但那一刻我終於懂了,就是即使我跌倒了,我還有餘裕去幫助別人。」
2. 簡奇陞喊話青少年,別被世界定義,要自己定義自己。鏡電視提供_2025-08-02.jpg
簡奇陞喊話青少年,別被世界定義,要自己定義自己。鏡電視提供
對於一路走來的教育信念,簡奇陞表示從未動搖。「國小時覺得老師是超人;國中時覺得老師能接住我;高中老師引導我找方向;到現在,我想成為一位可以啟迪民智的老師。」她不只想成為「一個溫暖的老師」,更希望20年後能回到學界,成為「老師的老師」,用乘法效應影響更多未來的教育者:「能力到了才有辦法做,能力不到都是白談。」
面對來自體制內的壓力與否定,簡奇陞用一句《論語》勉勵自己:「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因為她相信,只要在成長的歷程中遇到一位真正關心你的老師,那就足以照亮一輩子,而她也立志成為這樣的人。
簡奇陞也特別想對青少年說:「你們是真性情,不是叛逆。每個人都想被看見、被理解。希望你們學會分辨什麼是批評,什麼是建議。別被世界定義,要自己定義自己。」訪談最後,當被問及是否仍想當「普通人」時,簡奇陞笑說:「當老師的老師也是普通人啊,只是更厲害的普通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