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鏡週刊報導,台美關稅談判如果想爭取與日韓相同的15%稅率,除了台積電要入股英特爾(Intel)49%,另外還要再投資四千億美元,令台積電處境相當為難。對此,一名半導體供應鏈高層向本報表示:「Intel在美國有一套運作晶圓廠的方式,與台積電的工作文化差很大,如果入股或參與營運會是一場災難。」
台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龍頭,掌握最先進製程技術,過去幾年隨著原先競爭對手三星、英特爾接連在最先進製程吃鱉,台積電在先進製程方面可以說是客戶唯一選擇。台積電在客戶要求下,持續加大美國投資建廠,預計投資金額將達1,650億美元,除原先已規畫在亞利桑那州建置三座晶圓廠,將新增興建另外三座新晶圓廠、二座先進封裝廠,以及一座研發中心。
同時台積電先前也在法說會上表示,公司未來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產能,約有三成將配置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廠。
對於入股英特爾的傳言,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已經多次強調,沒有任何相關討論,他也在今年股東會上針對各式謠言回應:「上次是intel合作,這次是中東設廠,下次可能是非洲。」但無論是哪個,答案都是「不會。」
半導體業者分析,台灣半導體產業世界第一除了有完整聚落、強大的周遭供應鏈外,工作文化才是最難複製的,「再怎麼逼也動不了的優勢」,換句話說,文化衝擊才是半導體產業在美國深耕的挑戰。
業者指出,如果與英特爾合資或是參與營運,首先美方不會讓台積電持股超過一半,要持續讓美國掌握英特爾,同時可能要求台積電扛下英特爾先進製程的技術難題,但光是英特爾和台積電兩家公司的工作文化就相差甚遠,硬是湊在一起結果不會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