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美國總統川普7月31日簽署的最新行政命令,台灣等多數國家對美出口商品,將適用「原有最惠國待遇關稅稅率」再疊加暫時性對等關稅稅率20%,等於台灣出口到美國的相關產品,實際稅率將是原本MFN稅率加上20%的對等關稅。
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前,下列產業輸美產品適用的最惠國稅率,2024年平均稅率包括飲料食品6.7%、電子材料0%、塑膠製品4.1%、工具機4.0%、模具2.6%。
其中,飲料食品去年產值高達1兆元,銷美比率達31%,如今新制上路後,關稅稅率將升至26.7%,估計產值將衰退1.07%;電子材料原MFN稅率為0%,再加上暫時性對等關稅,將直接提高到20%,而其2024年產值達7832.3億元,銷美比率達18.70%,估計產值將衰退3.20%。
此外,原本我國輸美工具機產品適用MFN稅率為4.7%,去年產值達999.5億元,銷美比率達15%,如今疊加20%對等關稅後,即為24.7%,估計產值將衰退3.67%。
至於塑膠製品原本MFN稅率為4.1%,去年產值達3991億元,銷美比率達29%,再加上20%對等關稅後,即為24.1%,估計產值將衰退5.28%。
受衝擊最大的則為模具產業,其原稅率為2.6%,去年產值達575億元,銷美比率達20%,加上對等關稅後,即為22.6%,估計產值將衰退5.47%,可見新制關稅上路後,將不利我國工具機、模具、塑膠製品、電子材料等4項貨品的產業競爭力。
有關在途貨品,經濟部說明,只要在美東時間8月7日凌晨零時1分前裝船,並於10月5日前報關進口,或自保稅倉儲提領報關者,適用10%對等關稅加MFN原稅率。
行政院經貿辦昨晚也強調,台灣談判團隊將持續與美方協商,爭取更合理的對等關稅稅率,並同步討論供應鏈合作及232條款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