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教授感嘆:不意外
隨著案情延燒,3名涉案工程師遭起底皆為清華大學校友,對此,清華大學材料系特聘教授周卓煇表示「不意外,只感到遺憾」,他解釋2奈米製程的精密程度已達分子的極限,其「高良率」成為其他業者覬覦的目標,因此容易成為被利誘的破口。
周卓煇指出,台積電雖對保密與專業倫理高度重視,仍難以完全防堵心懷不軌者,他認為問題的根源在於教育,當業界已對保密防諜、專業倫理高度重視,若大學還只傳授技術,卻忽視倫理與人格教育,學生就可能認為「只要不被抓就是對的」。
周卓煇表示,清大材料系畢業生在台積電任職者眾多,一旦有人違背倫理,從機率上來看確實有可能出現在該系學生中,而這次洩密事件「我不會覺得很驚訝,這件事情中有2個人還是化學系的,我也不會很驚訝。」
一張照片就可能泄露蛛絲馬跡
周卓煇比喻,有時碉堡中1張照片就是最大的擊破關鍵,相對於企業之間的競爭,「說不定一張照片就會泄露出什麼蛛絲馬跡」;他感嘆,自己在大學系統中開設「工程倫理」課程,也會建議學生,在賺錢的時候要兼顧到環境,並提醒學生「不要因為要賣肝」「就去賣公司的機密賺取更多錢,這是不值得、也不應該有的行為」。
周卓煇也說,美國若是再次成為全球霸權,那麼大家要繳的稅,要買的武器,是否將增加,然而2奈米的技術可以讓晶片計算更快、功能更多,「暴利之所在,暴利之所驅,若老師對於倫理沒有標準,學生更不會有,當大學教育視之為可有可無的選修課,「原本大學就一直忽視的『專業倫理』,硬是再被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