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BBC》報導,一名30歲創業失敗的周先生表示,雖然賺得沒有比以前全職多,但每個月還要付出所得一部份給「假裝上班有限公司」感到心滿意足,稱這裡是「職場失序者的精神避難所」。周先生回憶自己創業失敗回到老家,父母不懂他從事的網路工作,指他應該待在白領辦公室裡上班,而非整天在家像沒個正業。他幾次解釋,也漸漸沒了耐心,最後在社群網路上找到這裡可以「假裝上班」,辦公室設備應有盡有,便決定成為這裡的員工,也將辦公室照片傳給自己的父母,讓他們安心不少,而自己也沒有了職場上的爾虞我詐,同事就像朋友一樣,也比過去開心多了。
另外,還有一名剛畢業的大學新鮮人,先前在職場實習時對周遭人摸魚不下班的氣氛感到不適,再加上學校要求學生必須在畢業一年內有就業合約或實習證明,否則不給畢業證書的不成文規定,所以抱著破罐破摔的態度加入「假裝上班公司」並將辦公室場景寄給學校,算是有了實習的證據。現在,她就每天在辦公室裡寫網路小說來賺點零花錢,反正「要假就假到底吧」。
東菀一家「假裝上班有限公司」老闆表示,當初也是歷經創業失敗,度過了一段頹廢,想改變卻又無能為力的日子,在家人的幫助擁有了這間工作室,卻發現自己社交圈越來越窄,便本著交友和好玩的心態釋出自己的辦公空間與人共享,才創立了這間「假裝辦公公司」。老闆說,不指望從中獲利,他賣的不是工位,是不當廢人的尊嚴。慢慢地,想加入這間公司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最後須要「預約」才能進來,他也開始會篩選能穩定業務的人。
現在這類型的公司在中國深圳、上海、成都等地出現,他們每日收取30~50元的費用,甚至提供餐食點心飲料,一方面出租工位、一方面打造共享空間,分享職場經歷讓人少走點彎路。「假裝上班有限公司」老闆認為這種模式是一場社會實驗。他表示,公司用謊言維持體面,卻讓一些人找到真實,唯有幫助這些人把「假職場」變成「真起點」,這場社會實驗才不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