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憲銘今日出席台灣創投年會,作出上述談話。對等關稅從8月7日實施後,台灣不僅對等關稅高達20%、高於鄰近的日韓,而且還必須疊加於原本的最惠國關稅之上,傳產恐怕成重災區,而且佔台灣出口美國總額超過7成的ICT產業所接受的232調查,還不知道會怎麼樣發展。
林憲銘認為,現在關稅已對產業造成較大的波動,不過,後續情況不致更差,面對不可預測的對象,政府團隊已付出相當努力,全球各國政府同樣感到頭痛,「大家要沉得住氣、有耐心」,關稅的影響就如同飛機也會遇到亂流,雖然有顛簸但不用太慌張。
他分析,關稅談判不是一次就有結果,比如說日韓雖然拿到對等關稅15%,看似比台灣有競爭力,可是日、韓很多產品與台灣沒有直接競爭, 反而像工具機、五金這些產品,主要競爭對手落在東南亞與中國等地區,中國的稅率不比台灣低,整體影響有限,而在台灣科技產業方面,他認為,AI熱潮則將繼續推動科技產業向上。
林憲銘也呼籲,台灣產業應更有合作精神,找到最有利的因應方式。必須順著對方的邏輯分析,耐心布局,反覆努力才能爭取對己方有利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