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冰導致「寒凝胞中、血行不暢」引發經痛!
羅珮琳指出「冰品、寒性飲食會傷脾胃陽氣、導致寒邪內侵」,而「寒凝胞中、血行不暢」會造成血量減少、血塊明顯、顏色暗紫,經期腹痛或痛經加劇、手腳冰冷、疲倦等症狀;寒凝則氣滯血瘀、經血不順暢流出,容易形成血塊。
羅珮琳表示,當時建議該名女學生減少食用冰品,尤其是月經來之前1週和月經期間一定要避免;而經過1個月中藥調理、忌口冰品,果真下一個月的月經週期就恢復正常沒有血塊了。
吃冰後腰痠、胸悶也是體內氣血不順的表現:
不過「吃冰真的是萬惡之首?」雖然吃冰當下非常清涼解暑,但在月經期食用特別容易影響下腹部的血液循環,導致血管收縮,進而使經血排出不順,甚至形成瘀血滯留;羅珮琳舉例,許多女性在吃完冰後會感到腰痠、腹冷、胸悶,這些都是寒凝胞宮、氣滯血瘀、體內氣血不順的表現。
「虛寒體質」注意!
雖然如此,仍有許多人「怎麼吃冰都不痛經」,也有「吃冰反而比較不痛」,羅珮琳解釋因個人體質差異很大,並非所有女性吃冰都會經痛,吃冰會痛經者體質偏寒,經常手腳容易冰冷、怕冷,女性大約9成都是偏虛偏寒,因此「虛寒體質」的女性長期吃冰,經痛會越來越嚴重。
經痛緩解方法有哪些?適度有氧運動也很重要!
而若不小心吃到冰導致痛經,羅珮琳分享可以飲用黑糖薑茶、紅棗薑茶、桂圓紅棗茶、熱可可、或其他含有肉桂的茶飲,幫助溫暖子宮、緩解痛經,外食可以選擇當歸羊肉湯、藥燉排骨、薑絲魚湯等湯品。痛經發生時也可使用暖暖包敷貼在下腹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痛經。
羅珮琳也說,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吃冰可能導致「寒凝胞中、血行不暢」,進而引發經痛,不僅如此,虛寒體質的女性也應盡量避免食用寒性食物,如生菜、生魚、生冷水果,並建議適度有氧運動,如瑜伽、快走、單車,有助於氣血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