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二戰期間日軍在華暴行的記憶,始終是民族情感與歷史敘事交織的敏感議題。每當相關事件被重提,往往牽動大規模輿論,喚起對歷史創傷與民族情緒的集體共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南京大屠殺」與侵華日軍731部隊的細菌戰。
《南京照相館》是由申奧執導,劉昊然、王傳君、高葉、王驍領銜主演,講述一群平民被困於照相館的故事。阿昌(劉昊然飾)與同伴為換取兩張保命通行證,被迫替日軍沖洗底片,卻意外沖出了南京大屠殺的罪證。當真相以影像浮現,他們在恐懼與良知間掙扎,最終從「只想活下去」,轉變為「為了揭露真相而活下去」。
在電影中,主角們不僅冒險協助難民逃離,更完成了從求生到覺醒的精神跨越。這種小人物視角,使電影跳脫傳統抗戰敘事,不再只聚焦戰場與英雄,而是折射出普通人在戰爭中複雜的心理轉折。
曾執導王大陸演出、描述詐騙園區《孤注一擲》的導演申奧表示,創作初心正是「關注小人物」。他希望藉由這些與國家大義並非直接相連的角色,讓觀眾看到危難之際人心覺醒,發現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他直言:「每一場戰爭背後,都隱藏著無數輿論與爭議。我希望觀眾能透過這部電影,獲得啟示,看見歷史背後的真相。」
為了增強真實感,申奧深入查閱史料,將日軍罪證影像融入劇情。細節處處帶有歷史烙印,例如日軍盜取長城與南京城牆磚石,用以修建「和平之塔」,揭露其文化滅絕的隱秘陰謀。影片亦以1:1實景還原南京大屠殺時的街道與城牆肌理,重現1937年南京滿目瘡痍的歷史原貌,帶給觀眾強烈的臨場震撼。
劉昊然在《南京照相館》中飾演郵差阿昌,從只求苟活的平民,逐步走向良知覺醒。他坦言,拍攝過程格外沉重:「導演申奧給了我們大量歷史資料,包括日軍拍攝的『親善照』和被封存的屠殺影像。這些檔案讓我強烈感受到他們的虛偽與殘暴,也直接推動了我的表演狀態。」
片中,照相館暗房裡沖出的影像,赤裸揭穿了日軍的雙重面孔,一邊以「日中親善」之名強迫百姓合影、假意施粥;另一邊卻行「百人斬」等慘絕人寰的屠殺,並以「不許可」印章妄圖掩蓋罪行。劉昊然說,許多台詞一旦說出口,全場演員都不自覺落淚;即使拍攝結束後,只要私下回想這些對白,情緒依然難以平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