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遭公審「醫療疏失」!急診醫師無奈:別對病人太好
醫師嘆別對病人太好。示意圖/photoac

好心遭公審「醫療疏失」!急診醫師無奈:別對病人太好

mirror-daily-logo

2025/08/20 07:10:00

編輯:

吳宜錡

日前急診科醫學會統計,今年通過急診專科考試人數不到百位,然而選擇離開急診領域主治醫師預計超過百位,人才出走,有時就醫並非沒有床位,而是沒有足夠人力應付;一名急診科醫師就在社群分享,日前有醫師為不讓病患在急診室等太久,幫他排別科醫師,卻遭病患指控「亂塞科別,是醫療疏失」,不僅如此,曾遇過病人沒事卻要求加以檢查,令醫師直言來醫院上班「不是幫他的健康背書」,也不要「對病人太好」
日前急診醫師在粉專「超級白急診醫師」分享,一名患者控訴家人因傷口感染,又為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至醫院施打抗生素治療,之後轉住院治療,不過主治醫師為「腸胃消化科」,家屬認為應由「外科醫、腎臟科或心臟血液等相關醫師」治療,擔心若治療過程出現問題,是否也算「醫療疏失」
貼文一出,急診醫師表示,該名患者應掛號一般內科,通常較其他科別容易有病床,然而急診醫師為不讓他年紀大待在急診室太久,抽血報告不算太差,才幫他排這些科別的輪值醫師;且「內科醫師本來就是經過完整訓練,腸胃科醫師不是只會看腸胃問題,常見感染、心衰竭、腎衰竭都得會處理,然後再依需要會診專科」
卻因為「對病人太好,反而被反咬一口」,遭公審說「亂塞科別,是醫療疏失」。醫師指出「如果真的只想省事,最簡單的做法就是:讓病人在急診打完抗生素,等不到床就請他回家」,醫師認為該名看診醫師和收治醫師就是多想了一步,才換來這種結局,因此「不要對病人太好」「在健保制度下,你越努力,越容易被當壞人」
外傷急症外科醫師傅志遠也分享,在急診工作了多年,一直記得前輩一句話「我們在醫院上班,到底是幫病人看病,還是幫病人的健康背書?」傅志遠舉例,多年前曾有名腹痛中年患者掛急診,當時初步檢查無緊急問題,前輩讓他出院,未料幾週後腹痛沒有改善,至別家醫院看診發現是胃癌,遭控告誤診。
傅志遠直言,肚子痛原因幾百種,「難道之後就不能有其他病嗎?有其他病就是我誤診嗎?」而日前有名學生因打籃球撞擊眼鏡破碎遭劃傷前往就醫,醫師將傷口處理後就讓學生回家,不過2小時後,媽媽帶回同學表示「他爸爸說應該回來急診做一些檢查。」醫師無奈表示,該名學生正常來回走動,且詢問本人,本人也雙手舉高回答「好像...還好。」
傅志遠表示「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哪裡不舒服,我怎麼知道要幫你做什麼檢查?」「來醫院上班,是幫病人看病,不是幫他的健康背書」;急診醫師超級白坦言「最後大家才會發現,比起認真想解決問題,醫療圈裡最安全的生存法則就是,別多管閒事」「畢竟,家屬永遠都會說那句經典台詞:『病人原本好好的,被你們弄成這樣。』」直批荒謬到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