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賴總統說話可以節制 行動不能缺席
作者呼籲賴清德投出一顆代表民主與團結的好球。圖片取自總統府網站

|即時

投書:賴總統說話可以節制 行動不能缺席

2025/05/08 07:00:00

杜信龍/台南市民
媒體人王偉忠批評賴清德針對藍白426遊行的發言是「提油救火」,而《鏡報》專欄作者陳嘉宏也提醒,政治主帥的發言應該有層次與節奏,不應輕率與對手短兵相接。尤其總統級人物,其發言不僅一言九鼎,更需保留縱深,為未來國政的治理留下迴旋空間。主帥若孤軍深入,不慎「中伏遇險」,後果可能無法挽回。
這樣的提醒,並不是反對表態,而是在呼籲領導人要用更高明的方式、在更合適的時機,展現決心與態度。畢竟語言的攻防常讓人陷入情緒泥淖,而象徵性的行動,反而更能凝聚社會共鳴,拉高總統的高度與氣勢。
美國總統小布希就是一個經典案例。2001年,美國遭逢911恐怖攻擊,全國陷入巨大創傷。那年10月30日,紐約洋基隊在布朗克斯主場迎戰亞利桑那響尾蛇,世界大賽(World Series)第三戰即將開打,球場內外滿是戒備與緊張氣氛。就在全球轉播、萬眾矚目的投手丘上,小布希身穿FDNY夾克,走上場,投出一顆準確無比的好球。全場歡聲雷動,那不只是一球,更是一則訊息:我們還在,美國不會被擊倒。
這一幕後來被剪輯成紀錄片,成為美國戰後重建精神的象徵。沒有激烈言辭,沒有對罵交鋒,卻比千言萬語更有力道。
今天的台灣,也正處在一個多重壓力的時刻。內部,立法院被藍白聯手操弄、國會職權擴權、程序正義蕩然;民間不得不發起「大罷免大成功」運動,捍衛憲政與民主。外部,中國持續打壓我國主權,不僅軍機擾台、干預我國外交,更透過經濟、媒體、社交平台滲透,企圖削弱台灣人的自信與團結。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呼籲賴清德總統,選擇一個關鍵時機,親自站上職棒球場的投手丘,投出一顆代表民主與團結的好球。
這顆球,不是為了比賽,而是為了人民。不是攻擊誰,而是團結全台。這樣的行動,既不會讓總統陷入語言泥淖,也能展現高度、振奮士氣。
更何況,去年Team Taiwan在世界棒球12強賽奪下冠軍,全國感動流淚。體育向來是國族精神的縮影,是跨越政黨與意識形態的共同語言。當總統走上球場,不只是領袖出場,而是全體國民意志的投射。這樣的畫面,能鼓舞內部士氣,也讓國際社會看到台灣的堅韌不拔。
未來若中國再次發動外交封殺或軍事威脅,我們也可以參考此策略,藉由總統與人民共同參與體育、文化活動,將抗壓與反威權的意志透過軟實力展現給世界。
開球不是儀式,是宣言。說話可以節制,但行動不能缺席。在正確的時機,投出正確的一球,會比萬言更具力量。那不是提油救火,而是點燃台灣民主與希望的火炬。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