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台灣不能一昧以「廣場協議」來製造台灣的恐懼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時空條件不同,台灣不能一昧以「廣場協議」來製造台灣的恐懼。

|即時

童子賢:台灣不能一昧以「廣場協議」來製造台灣的恐懼

2025/05/06 18:07:00

記者:

吳筱雯

攝影:

董孟航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劇烈升值,一比三十、或是更低,可能會成為新常態,讓台灣會不會成為「廣場協議」後的日本,成為瀰漫在市場上的憂慮。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時空背景不同,現在不宜一昧以「廣場協議」來製造恐懼,他提醒,也加入廣場協議的德國,過去30年出口產業卻是持續成長,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台灣由窮轉富,成功的製造業出口功不可沒,但是童子賢認為,台灣到了調整體質的時候,台灣不能一味完全壓低匯率,只重出口,更何況,過去五年台灣因為出口暢旺而累積龐大的順差,本就蘊含了新台幣升值的壓力。
童子賢進一步表示,台灣只重視出口而不重視內需,終究會有「失去平衡」的風險,只重視出口而把大量的「國際貿易出超」視為貿易戰場的勝利,是19世紀落伍的「重商主義」的過氣思維,美國的領導人可能認同這種非常老派的思維,才會一直試圖推行相關政策,
不過,現在市場上瀰漫一種說法,認為新台幣匯率大幅升值後,台灣可能會步上廣場協議後日本的失落二十年後塵。但是,童子賢認為不能一昧以「廣場協議」來製造台灣自己的恐懼,因為現在的經濟情勢與台灣的狀況,跟當年的背景完全不同。
他解釋,當年的廣場協議,中東戰爭帶來石油危機,引發了歐、日、美先進經濟體的大型通貨膨脹,美國對付通貨膨脹的方法是央行強勢限制美元的貨幣發行(也就是大幅升值美元)、拉昇了利率至20%,來抑制通膨,雖然通膨獲得控制,卻引發美國經濟衰退,童子賢認為,「廣場協議」可說是歷經五年的美元大幅升值之後的貶值、調整。
這也是為什麼,他認為現在的新台幣升值,「不同於廣場協議」,更何況,大家兌美元都有升值。
童子賢表示,應該深思的是,為什麼參加廣場協議的德國、貨幣也同步升值,但德國的出口產業並未如日本般出現衰退?匯率很重要,但「只是國家產業興衰的一個因素而已,不是唯一的絕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