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流亡海外中國民運人士、〈對話中國〉智庫所長
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九三閱兵,在鋼鐵轟鳴與整齊劃一的步伐聲中拉開序幕。坦克、導彈、無人機、高超音速武器一一登場,鏡頭定格在習近平昂首閱兵、普京與金正恩並肩而立的場景。官方宣稱這是「紀念抗戰勝利八十週年」的盛大儀式,但在隆重的排場背後,我們卻看到三個不容忽視的弔詭與警訊。
首先,對歷史的紀念, 首先應當是對真實的歷史的紀念。 但中共在九三閱兵中展示的歷史敘事, 卻是以「抗戰的中流砥柱」自居,這是對歷史事實赤裸裸的竄改。真實的抗戰史早已鐵證如山:從盧溝橋事變到中國戰場的艱苦歲月,正面戰場的主要抗敵力量是國民政府軍隊。數百萬將士浴血奮戰,承受了最沉重的犧牲。中共在抗戰中的角色,不過是游擊戰的點綴,更多時候還在保留實力、坐山觀虎鬥,甚至暗中擴張自身地盤。如今,中共卻公然以勝利者的姿態佔據歷史舞台,試圖把中華民國這個抗戰的真正主角從歷史中抹去,這種歷史的「偷梁換柱」不僅是對歷史的不敬,更是對後人記憶的強行操縱。一個建立在謊言之上的政權,沒有資格以「紀念歷史」的名義來舉行閱兵。真實的歷史是否會被中共就這樣強行抹煞, 更是值得我們警惕。
其次, 一個真正的紀念應當是莊嚴的反思,而不是耀武揚威的軍事秀場。談到反思, 最值得人們銘記的歷史教訓就是:日本為何會走上軍國主義與法西斯的道路?答案並不複雜:一是所謂「大國崛起」的迷夢。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急速工業化、軍事化,自我定位為「亞洲第一強國」,把民族的自豪感與對外擴張的野心綁在一起。二是經濟危機後,國內矛盾難以化解,統治者選擇以對外侵略來轉移矛盾、掠奪資源,同時用民族主義來動員群眾。正是在這兩股力量的推動下,日本一步步墮入法西斯深淵,最終釀成毀滅性的戰爭。
而今天的中國,何嘗不是正在複製這條危險的軌跡?習近平口口聲聲「民族復興」,「中華崛起」,把國家定位為世界大國,對外關係充斥挑釁與對抗。國內則陷入經濟下行、青年失業、民生困境,統治者卻選擇用民族主義的麻藥來麻醉群眾,用軍事擴張來凝聚政權。這與當年日本的邏輯何其相似!因此, 真正值得警惕的,還不僅是中國展示了多少新式導彈,而是這樣的政治與經濟發展趨勢,正把中國推向進一步法西斯化的深淵。這是全世界, 尤其是台灣最應當警惕的事情。
第三, 這場閱兵最觸目驚心的畫面,莫過於習近平、普京與金正恩三人並肩而立。他們仿佛是二十一世紀的「新軸心國」代言人,讓人恍惚間看見了上世紀三〇年代的影子。當年的柏林、羅馬、東京,今天的北京、莫斯科、平壤,所散發的氣息驚人地相似:專制、軍國主義、民族主義,以及對外侵略的野心。這一幕並不是單純的外交場合,而是一個象徵性的宣告:一個新的邪惡聯盟,正在世界面前逐漸成形。西方國家若仍沉浸在綏靖的幻想中,後果將是災難性的。當年的慘痛教訓歷歷在目。英法對德國的姑息,最終換來的是閃電戰與倫敦大轟炸。今天,若對中俄朝的軍事同盟視而不見,寄望於他們的「自我克制」,那麼未來的戰火也許就在台海、在東歐、在朝鮮半島燃起。紀念抗戰八十週年,真正該思考的應該是如何避免歷史悲劇重演。唯有及早認清威脅,果斷阻止這個邪惡聯盟坐大,才能避免世界再度陷入戰火。
九三閱兵並不是對歷史的紀念,而是一場對歷史的侮辱。它既竄改了真相,又掩蓋了反思;它既喚醒了民族主義的激情,又壓制了對未來的清醒。當坦克在長安街隆隆碾過時,我們聽見的不是勝利的凱歌,而是歷史警鐘的再次敲響。紀念,是為了避免重蹈覆轍;然而,在北京的閱兵廣場上,我們看到的卻是覆轍正在逼近。當中共用謊言掩蓋歷史、用軍事表演掩蓋反思、用邪惡同盟掩蓋孤立無援時,它已經選擇了危險的道路。這正是我們應當從九三閱兵中讀出的真正內涵:警惕一個正在加速走向法西斯的中國,警惕一個正在合流成形的邪惡軸心,警惕一個可能再次把世界拖入戰爭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