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做縮胃手術?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減重外科提到,縮胃手術透過腹腔鏡切除約三分之二的胃,僅保留一個袖狀胃袋(約100c.c.容量)。這樣能同時達成兩個效果:
1.限制進食量:胃容量縮小後,少量食物就有飽足感。
2.抑制食慾:胃部切除後可降低胃賀爾蒙的分泌,較不會有飢餓感。
長期追蹤顯示,患者可減掉「超重體重」的65至70%。例如一人理想體重是60公斤,但實際體重是100公斤,超重體重是40公斤,那進行縮胃手術後,有機會慢慢降到74公斤左右。另外,對第2型糖尿病、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等肥胖相關疾病也有顯著改善。
誰適合?誰不適合?
根據醫院建議,以下族群較適合接受縮胃手術:
BMI ≥ 40 的病人
BMI ≥ 35,且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合併症
BMI ≥ 30,但糖尿病控制不佳者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適合。若病人有嚴重心肺功能不全、無法耐受麻醉,或缺乏配合度、心理疾病無法自律遵從飲食運動規範,則並不建議接受手術。
縮胃手術的優點
1.生活品質佳:不像胃繞道術,縮胃術後較少發生「傾倒症候群」(吃甜食後心悸、拉肚子)。
2.恢復快:屬於腹腔鏡手術,傷口小、疼痛少,術後3至5天即可出院。
3.飢餓感下降:幫助控制食量。
4.復胖率低:長期追蹤成功率高,若能配合飲食與運動,效果可維持。
可能的副作用與風險
1.不可逆:一旦切除胃部,無法回復原狀。
2.胃食道逆流:部分患者術後出現,需藥物治療與飲食調整。
3.術後不適:包含腹脹、肩頸痠痛(因腹腔鏡注入二氧化碳)、便秘、甚至暫時性落髮。
4.營養缺乏:若長期蛋白質、鐵、鈣、維生素B群不足,可能導致貧血或骨質疏鬆,因此需規律補充綜合維他命與礦物質。
縮胃手術不是快速瘦身法,而是一種嚴謹的醫療選擇。它能幫助重度肥胖患者改善健康,但同時伴隨風險,且術後仍須靠飲食、運動與定期追蹤維持成果。想接受手術的人,應與專科醫師、營養師充分討論,確認是否適合,才能讓縮胃手術發揮真正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