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萌昨晚(7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國民黨團用再修正動議惡搞的《財劃法》,不只寫錯離島分母,第16-1條要求中央政府,要把「普通統籌分配稅款」的90.5%分給本島19縣市,還特別用括弧寫「(不含離島)」,結果分子是本島的19縣市,分母又寫成「全國22縣市」,這種世界末日等級的災難性立法,結局就是有一半的縣市拿的比原本試算得少。
張育萌細數,基隆少2億、新竹縣少7億、彰化少7億、雲林少27億、嘉義縣少6億、嘉義市少2億、花蓮少14億,財政部一個一個縣市通知後,雲林縣長張麗善才發現,比本來算的一口氣少27億,直接崩潰罵這是「泯滅良心」,還說這是「要讓地方政府斷炊」。
張育萌提到,8月底國民黨縣市長就陸續跟黨團說,怎麼為了修個法全黨挺下去,結果修了之後,10個縣市的配額越拿越少,結果王鴻薇裝傻說「照理講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事,中央不曉得又在動什麼手腳」,讓張直呼「怪天怪地、怪天氣怪風水,反正千錯萬錯都不是自己的錯。
張育萌接著說,縣市被雷到也就算了,這還不是最扯的,國民黨新版《財劃法》先從中央挖走8841億,但「分子有19縣市、分母卻是22縣市」,所以超過345億「被挖出來」,但「《財劃法》又沒說要分給誰」,這345億是百姓納的稅,但現在形成「中央不能用、地方也不能拿去用」的奇觀。
張育萌提到另個《財劃法》苦主「苗栗」,就算《財劃法》修了之後,苗栗多拿135億,但今年初藍白聯手強迫中央政府自己刪減636億預算,所以行政院被迫砍了25%的縣市補助款,全國唯一財政受控管縣市就是苗栗縣,上周一縣長鍾東錦發現修法後「分配款」增加,但「補助款」又被立法院砍掉,等於總額根本沒變多,鍾東錦受訪時更坦言,「各縣市都慌了,不知道預算怎麼編」。
張育萌感嘆,國民黨這種「百年難得一見的數學奇才」,連原本要對各縣市買票的修法,都能玩成全國災難,分母搞錯還能硬闖三讀,堪稱立法品質的全面崩壞,「結果就是地方政府財源縮水,345 億稅金卡在空中、沒人能用,拜託國民黨早點清醒、面對現實,錯誤的立法代價就是全民要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