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看著孩子都已成家立業,78歲的老翁夢想著享受,與孩子團聚、孫子圍繞「充滿活力的退休生活」,現實卻是遠離家人,獨自生活的老人。他擁有7000萬日圓的資產,以及每月領有17萬元退休金,獨自住在已付清房貸的獨棟住宅,經濟層面可說是相當寬裕,唯一的問題是對財產日漸強烈的執念,尤其在掌管家中經濟的妻子過世後更為嚴重。
每當孩子帶著孫子來訪時,老翁會不禁自豪地誇耀,能累積這麼多的財富,都是因為自己努力工作所得,之後又會警告兒孫「別指望我的錢」,即使和孫輩一起外出用餐也不願打開錢包。而導致他與家人疏遠的原因,是長子見他年紀漸長,為了保險起見詢問,若父親有意外,資產要如何保管?建議他提前寫好遺產繼承的遺囑。不料,老翁聽完大怒說「我還沒做好死的準備,你就肖想我的錢」。
在此之後,老翁與子孫的關係逐漸疏遠,面對孩子說「如果你這麼執著於錢,那就把它留到死吧,但不要只在方便的時候依賴它」,老翁只能忍住孤獨,固執地回應「我明白,沒關係」,最後只能孤單生活,也不願打電話修補親子關係。
報導指出,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依賴金錢的原因有3個,首先是收入減少,對未來感到不安;其次是,認知功能下降,難以彈性決策;最後是,對「錢減少」的恐懼增加,這些因素導致對錢的態度成為「守而不用」,當然不給孩子錢沒有對錯之分,但家人之間為了錢淪落成陌生人,也實在非常唏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