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威志今說明,手冊編纂源起為總統府自去年6月19日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盼政府與社會面臨緊急狀況均能維持正常運作。為有效結合政策推行,該手冊配合「全社會防衛韌性」進度納入編修改版範疇。
手冊編纂目的有二,第一,推廣全社會防衛韌性。社會大眾是「全社會防衛韌性」的重要元素,該手冊為推廣「有準備、更安全」行動理念,提供民眾對威脅認知及相關應變資訊等重要安全指引,以提升自救互救保護能力及堅定防衛意志。
第二,與國際接軌。沈威志說,近期國外像法國、瑞典、芬蘭、挪威、立陶宛等國家,都出版新的民防手冊、生存手冊,主要提供民眾處於天災危險或戰爭時該做什麼,並將互助合作納入手冊內容,指導民眾如何準備及度過危機,台灣推動的方向與國際民主國家一致,就是強化社會韌性。
在平時準備部分,分為日常的居家儲備、緊急避難包準備、當我聽到防空警報時、當我聽到海嘯警報時、當我收到警報訊息時、守護資安注意事項、你可以如何增加防災知識和技巧。
當危機來臨部分,則分成如何自救與互救、我們可能遇到的威脅、不同危機的應變方式(天災)、不同危機的應變方式(軍事侵略)、掌握正確資訊、如何獲取資訊、當民生必需品短缺時、當住家毀損無法居住時、當我感到焦慮、如何與孩子討論危機與軍事侵略。
沈威志說,在手冊亮點方面,採實體設計,貼心耐用,且章節分明,一目了然,另外裡頭也附上QR Code,能讓民眾延伸學習,並推出雙版本,能聰明運用。後續將請各部會、地方政府協助推廣,並將所屬官網連結全民安全指引網站,運用年度城鎮韌性、災害防救等各類演習及會議時機宣導。
沈威志受訪表示,該手冊初步印刷5千本,是以全動署年度預算支應,將來會評估發放成效,再做整體規劃,目標是深入每個民眾,也希望民眾能熟讀跟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