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與機器人絕對不是推廣階段的口號,而是正在進行著「怎麼把技術變成市場」的產業機會,事實上,機器人與無人機已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動能。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工研院已將無人機研發視為繼半導體之後的下一個重量級產業。自主研發「三晶二軟」技術,所謂的「三晶」,即是飛控晶片、通訊晶片、衛星定位晶片;而「二軟」則為飛控及地面控制軟體。
不僅透過與Parrot、ACSL等國際領導業者進行合作,推動馬達、電池、PCB等模組本地化,也在巡檢、物流、能源與監測等場域驗證續航與穩定性,展現技術落地成果。工研院透露,之後會以大南方為核心,作為無人機和機器人研發與應用基地,協助業者從零組件、系統整合到服務應用升級,並打造國際供應鏈地位。
晶圓與先進封裝的重鎮台南,其工業基礎可以支撐機器人與無人機的零組件製造。如果「三晶二軟」與場域驗證成功推展,預期可帶來3萬5千個就業機會,年產值可望達到新臺幣2兆2,43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