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舉辯論會今天登場,在第四階段犀利提問環節中,蔡正元向候選人提問,「面對2026、2028選舉,如果黨內有2人以上爭取提名,假設總統選舉黨內有盧秀燕和韓國瑜爭取,民眾黨則有柯文哲,該如何具體處理?以及不分區立委名單?」
張亞中說,總統提名將辦公平、公正、公開的初選,不只是陳述己見還要經過社會檢驗,成為總統候選人後,他會把黨主席的兵權交給總統候選人,讓他統一指揮、打仗。至於地方首長選舉,他會在黨內產生候選人後,再跟民眾黨溝通,是否進行民調要按照制度,不是單方面能決定的。
不分區提名部分,張亞中強調要考慮戰鬥力、代表職業、象徵性,國民黨內部應有協調的委員會,共同討論不分區候選人,他會在1年前公布所有方案,以及和民眾黨找出彼此能接受的方法,經過協調、競賽,共同找出最優秀的人選。
談到總統提名,羅智強則說,所有大家覺得能負眾望、使命的人選,他都會先徵詢其意願和同意,之後至少找9家公司做民調,另請有意角逐者指定一個民調,並且採取票數制;至於藍白之間,若屆時無法在立院修法「總統2輪決選制」,就會進入互相協調、公平機制。
地方首長部分,羅智強說要保障現任,非現任區跟民眾黨坐下來談,機制也是民調,至於不分區提名,他會全部交給總統參選人決定。
鄭麗文則主張回歸制度,她認為國民黨已有現成提名辦法,不要疊床架屋,迴避事實只為貫徹黨主席個人意志,不分區要提名資深委員、僑胞、台商、學術界代表,更一定要有助於總統參選和施政,提名委員會應由主席跟總統候選人共同主持,最後也必須經過中央委員投票決定。
至於藍白合能否執行,鄭麗文說,取決2黨主席誠信,講好的制度不能改,更不能違反原本默契,一切都要按照制度公開的來進行,通過2黨的中常會確認之後,大家就依照這個遊戲規則進行。
最後,總統提名部分,鄭麗文也認為應有公開公平的初選機制,她說國民黨有非常優秀的為領導人才,但絕不可以主席私相授受,即便台中市長盧秀燕現在呼聲再怎麼高,也不能由主席欽定人選,「既然眾望所歸就禁得起初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