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只能等到滿出來嗎?台灣有成功案例 中國曾用「爆破法」
堰塞湖只能等到滿出來嗎?台灣有成功案例,中國曾用「爆破法」。圖/Threads_tcb_liu.888

|即時

堰塞湖只能等到滿出來嗎?台灣有成功案例 中國曾用「爆破法」

mirror-daily-logo

2025/09/24 14:02:00

編輯:

施旖婕

樺加沙颱風過境挾帶暴風雨,導致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堤,大量洪水沖入光復鄉釀成嚴重災情。不過堰塞湖在台灣與其他國家的地理上,並非罕見狀況,而台灣更有成功治理堰塞湖的案例。

雲林草嶺堰塞湖

位在雲林古坑鄉的草嶺,於7月8日晚間因連日來豪大雨,造成山崩阻塞清水溪河道,短暫形成堰塞湖,估算壩長320公尺、壩高60公尺、總體積215萬立方公尺、蓄水量2245萬立方公尺。隔日第四河川分署即邀集成大、逢甲、雲科大與屏科大專家,透過空拍進行監測並提供治水建議,不過堰塞湖已有自然溢流狀況,初期流量相當大,隨後更持續侵蝕堰體至23公尺深,相當於8層樓高的切口,讓湖水迅速排出。幸好最後潭面面積明顯縮減,清水溪也重新現身,堪稱是教科書等級的自然示現。
其實草嶺潭最早在1999年921大地震後形成,當時時任第四河川局工程司、現任經濟部常務次長賴建信,援引水庫原理,挖設溢水河道排水,最終讓草嶺潭堰塞湖消失。

中國唐家山堰塞湖

在2011年8月,唐家山堰塞湖同樣出現潰堤危機,當時中共當局讓堰塞湖的洩流槽,開始洩流,中國武警水電部隊更在洩流槽出口附近施工,試圖拓寬面積並加大坡度,讓洩流速度加快。除此之外,因有一渠道被大石擋住,所以解放軍一方面還要對巨石進行爆破。此前中國當局已經事先撤離下游10萬名的居民。

中國四川西藏交界的金沙江堰塞湖

2018年10月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和西藏昌都市江達縣交界處,晚間發生山體滑坡,阻斷了金沙江幹流形成堰塞湖。隨後中共當局進行人工挖掘作業引流,為了因應過流洩洪,中共當局疏散四川省甘孜州、雲南等地民眾約7萬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