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林保署組長劉宗憲在應變中心記者會中指出,經前兩波溢流後,堰塞湖的壩體發生劇烈變化,原本堰塞湖壩高達200公尺,在壩頂溢流時上方堆積較鬆散的土體下切,截至今早壩高已經下切了80公尺,目前壩高剩下120公尺;在蓄水量方面,堰塞湖原先滿水位時的蓄水量高達9100萬噸,昨天溢流後目前蓄水量驟降至2300萬噸,僅剩下原本的四分之一。
他表示,這意味著昨天兩波溢流總共宣洩了6800萬噸的水量,若換算成奧運標準游泳池的容量,已流失約2萬7200座泳池水量;儘管水量已大幅減少,但目前堰塞湖尚有2300萬噸的蓄水量,約等於9200座游泳池,仍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目前仍維持紅色警戒。
林業署花蓮分署稍早也研判,集水區上游的降雨雖會沖刷壩體並導致局部水量流出,但並無新的壩體潰裂,暫時不會有第三波的洪峰。
這次堰塞湖溢流導致光復鄉災情慘重,泥流夾帶大量土石與泥沙瞬間淹進光復市區,短短30分鐘內洪水挾帶泥流沖毀馬太鞍溪橋,造成當地嚴重災情,目前已知花蓮縣光復鄉因淹水死亡人數為17人,受傷32人,失聯17人。
對於這次洪災應變,經濟部水利署組長李榮富坦言,雖然事前已佈置了鼎塊及防洪沙包來封堵開口堤斷面,但這次洪峰的量體實在太大,水流奔騰且力量極強,導致這些措施難以抵擋。水利署後續已開始調查大面積淹水範圍,並將盡速進行復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