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檢起訴書指出,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柯文哲正任第2任台北市長,期間曾10次密會沈慶京,當時他致力培植政治人脈與資金,沈慶京則因京華城購物中心不斷虧損,持續向柯文哲請求協助回復京華城容積率。
雙方的10次密會中有6次是柯文哲到威京集團總部、3次在台北市長室、1次在陶朱隱園;柯文哲卸任後,又與沈慶京密會5次,3次在威京集團總部、2次則在陶朱隱園。
起訴書指控,2020年2月20日,柯文哲與沈慶京會面後,以「109年3月10日便當會裁示」、「109年4月15日核決送研議簽呈」、「109年10月27日核決送公展簽呈」、「110年4月21日、110年8月10日便當會之裁示」、「110年11月11日接受議員當面質詢京華城案違法後仍執意推進京華城案」 、「111年2月手諭令產發局趕快通過京華城都審案」,協助京華城公司爭取容獎,藉此圖利121億545萬6748元。
2020年3月10日,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和柯文哲同出席便當會,柯裁示都發局「將京華城公司陳情案送都委會研議」,3月23日,沈慶京交代朱亞虎,找7名人頭各捐30萬、共210萬元給民眾黨。
檢方指出,經過多次密會,京華城公司情勢大變,從原本在和市府打官司,到直接獲得840%容積率,2022年10月18日取得建照。2022年10月18日京華城廣場動土典禮,柯文哲是唯一出席的政治人物,之後柯文哲的EXCEL檔案「工作簿」便出現「日期 2022/11/1-姓名小沈-數字1500-公司-用途-經理人沈慶京」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