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S姓女記者所在的公營媒體每年預算補助超過一半來自中央,她不僅是新聞線上的「大姐大」,還被形容是「司法線的地下檢察長」。初跑司法線的新手記者,門禁卡往往要她點頭才下得來,坊間甚至流傳「卡關一個月」的慘案:菜鳥記者報到後,一直拿不到卡進不去院檢,最後才知道是會長遲遲沒在申請單上簽名,活脫脫成了一場「職場實境秀」。
台北司法記者聯誼會目前約80名成員,但入會門檻極高,不但需要兩名會員保證,還得全體理監事同意。據爆料,S姓記者不僅多次擋下新成立媒體的申請,連老牌《自由時報》記者也曾被拒於門外;今年5月上線的《鏡報》、成立近一年的鋒燦傳媒,申請入會也都遭打回票。
S女記者的「傳奇經歷」不只於此。知情人士回憶,她早年在三大報之一任職,主跑新北警政新聞時,同樣「殺伐果斷」。某年發生轟動一時的水泥封屍案,各家記者私下協調隔日再同步刊發,S女表面應允、暗地卻「偷跑」獨家頭條,隔天讓同業一片錯愕,也奠定了她不講武德的江湖名聲。
如今她身兼司法線會長與公營媒體記者,既是法庭與媒體的橋樑,也是媒體新人進場的守門員,權力大到讓人側目。聯誼會審核過程不透明,恐形成壟斷與不公平競爭,已有同業私下抱怨。對此,聯誼會方面尚未公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