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鄰長透露,這幾天村裡長輩吃到的第一口飯,竟是太巴塱青年隊送來的泡麵和罐頭,而非縣府或鄉公所提供。他含淚說:「都不是鄉公所,也不是縣政府,是我們部落的青年。」感嘆縣府社會處和光復鄉公所「完全失能,要個飯都沒有」。
熱心民眾曾小姐在Threads上發文求助,指出大同村2鄰、12鄰、14鄰的長輩們因行動不便領不到便當,附上鄰長的影片後引發熱議,瀏覽數突破89萬。許多網友留言表示願意開機車、貨車協助送餐,甚至有人願意徒步背著便當進村。也有網友心酸表示,自己在教會旁幫忙煮飯時,看見許多人雞翅只咬一口就丟掉,廚餘整桶滿滿,與老人家餓肚子的情況形成強烈對比。
不過,有居民指出,大同村長明明已領走500個便當,但實際上學士街、中學路等地點仍有許多人餓肚子,質疑物資分配「有領不到的,有的卻浪費掉」,另還有到場志工說「我是今天教會旁邊煮飯的人,今天有好多人雞翅只咬一口就丟了,一整桶廚餘,我超級傷心欸,我們煮得很好吃,不要浪費食物」。網友也呼籲政府應儘快建立完整的在地路線與分配機制,避免邊遠村落被忽視。
截至目前,光復鄉長與花蓮縣政府社會處長尚未回應。鄰長則無奈說,他甚至告訴村幹事「晚上沒東西吃就別再打電話給我」,因為他已經絕望到只能尋求其他村落幫助。他再次呼籲:「我們不是村民嗎?為什麼別人有便當吃,我們只能啃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