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謝宗學在臉書粉專「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發布貼文指出,9月對於預防流感來說是尷尬的月份,先是暑假結束開學,再者去年接種的流感疫苗幾乎失去效果,由於一般流感疫苗保護力約6個月,加佐劑的流感疫苗保護力約12個月,再加上新年度的流感疫苗10月份才依序開打,接種後2至4週才會出現保護力,但偏偏流感疫情卻在9月大幅爆發。
謝宗學指出,上班時聽到一名感染流感國中生說,目前班上26人已有16人得到流感,「她是第17個,等於是班上約2/3的同學都染病了」。最近還有小孩在短時間內得到2次A流,「比如説月初才得A流,月底又得到A流」。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最近幾週H1N1 A流跟H3N2 A流不太會出現交叉保護力,意即得一種A流後產生的抗體,無法保護不被另外一種A流感染。
謝宗學提醒,流感重症是很可怕的,特別是腦炎,一旦併發腦炎,存活機率極低,即使存活也會留下嚴重神經學後遺症。「其他流感併發症如肺炎、敗血症、心肌炎、橫紋肌溶解症,同樣有機會危害孩子的生命」。雖然現在很少人願意戴口罩,但疫苗未上線,流感又有一定的機率併發重症,使用抗病毒藥物無法100%不讓重症出現,因此建議加強個人衛生防護,「戴口罩、勤洗手是現階段最好的做法」。
另小兒科醫師施勝桓透露,近期不論是口服的克流感,或急診使用的針劑型抗病毒藥物,效果皆顯著下降,過往用藥退燒迅速,但現在仍有10%至20%病患反覆發燒。施勝桓指出,醫師群組已有專家示警,推估近期A流的抗藥性比例恐上升5%至6%,代表每20名患者中可能就有1人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