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銘/政治經濟觀察員
近日耶魯大學經濟學家Pascual Restrepo近期發表《我們不會被懷念》(We Won't be Missed)的研究報告裡面有個驚悚的論點:在未來,即便一半的人不工作,GDP也不會受影響。這個宏大敘事乍聽頗誇張,但可能是將發生在你我身邊的事實。
AI時代下的資本熱與就業冷:巨頭企業重塑產業生態
美國商務部公布第2季GDP上修至3.8%,為近兩年最快的增速,主要受惠於強勁消費支出、企業投資以及進口驟減帶來的貿易赤字收縮。然而,就業市場卻出現放緩跡象,新增工作數量萎縮,失業率攀升,凸顯「冷熱交替」相互矛盾的情況。
另外,美國科技巨頭今年在人工智慧(AI)基建上的投入約4,000億美元,而過去一年美國GDP成長中約40%都來自AI投資的貢獻。
美國的景象指出當前全球經濟正在呈現出一幅前所未見的圖景:科技企業對AI 的資本開支持續激增,但成熟市場的就業成長卻陷入停滯。這種「投資火熱,就業冰冷」的現象,正是AI 投資盛宴推動下新產業變革的縮影。
資本加速流向AI,勞動力需求放緩
根據摩根大通(JP Morgan)的研究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資本開支年化成長率達到 11%,其中AI相關投資是最重要的驅動力。然而,同期先進市場就業成長幾乎停滯,第3季僅預計較同期成長 0.4%。這種歷史罕見的「資本與勞動脫鉤」現象,引發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解讀:
樂觀派認為,AI革命正在大幅提升生產率,企業投入資本於新技術設備與知識產權,而非傳統人力擴張。這意味著經濟有望實現「無就業復甦」,即使新增就業有限,生產力與利潤仍能吟唱成長的高歌前進。
悲觀派則警告,這可能只是科技資本開支的小泡沫。一旦前置性投資放緩,疊加就業與收入動能疲弱,最終或將導致需求萎縮與經濟下滑。
科技領先企業的戰略押注與邏輯
無論樂觀或悲觀,科技企業對AI的加碼已是不爭的事實,其投資背後有3大邏輯:
一、戰略卡位:AI被視為第4次工業革命的核心,當前投入是搶佔未來產業制高點的必然選擇。
二、降成本,增效益:從製造業的智慧監控,到金融的算法風控,再到零售的智慧推薦,AI帶來確定性的效率提升與成本下降。
三、開拓新市場:自動駕駛、生成式AI等正在重塑產品與服務模式,帶來全新的成長曲線。
此外,擁有龐大數據的企業可藉由AI最大化數據價值,將其從「沉睡資產」轉化為「成長資本」。
產業生態的深刻重構
隨著AI投入的加速,產業生態正在出現4個明顯轉變:
一、從鏈條式到網狀:AI平台化使價值鏈由線性轉為網絡型態,科技巨頭逐漸成為生態核心節點。
二、行業邊界模糊:科技公司跨界進入傳統行業,競爭規則由資源優勢轉向算法與數據優勢。
三、分層分化加劇:領先企業因資金、人才、數據的疊加優勢而強者恆強,中小企業則更多依賴於大模型平台發展垂直應用。
四、人機協同成為常態:AI不僅改變企業間的博弈,也重塑企業內部勞動力結構。設計師、工程師、客服乃至管理職位,都正走向人機協作的新典範。
分化的時代:一個故事,兩種命運
AI正在重塑這個前所未有的世界。AI,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是台「印鈔機」,也是「破碎機」。它能為人們工作,也會吞噬人類工作。
歷次的科學或技術革命,本質上都是勞力的延伸。機器替代的是人的肌肉體力,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取代,讓人可以專注於機器做不了但更高級的「腦力」勞動。
這是一個從根本上升級迭代的過程。疇昔機器淘汰牛馬及人力,AI替代的已不只是體力,而是「腦力」。而且,不是頂尖的、創造性的那部分腦力,而是「平均水平的腦力勞動」。也就是大多數人賴以為生的技能:揀貨、寫報告、做設計及編寫代碼等。這些工作過去是白領中產經過數年專業訓練才能掌握的技能,現在AI正在把專業技能的成本降落到地板價。
以前,機器是我們四肢的延伸;AI,是我們大腦皮層的延伸。在AI年代,我們正和一個學習速度接近於無窮大,且邊際成本趨近於零的數位大腦競爭。
AI黎明旭日東升,工業革命的裂痕已現,過去對穩定技能和安逸中產的幻想,是AI時代衝擊下真正的拷問。
透過AI的算力與協同工作,短時間即可獲得過去一個專業團隊才能實現的收入。但對另群人來說,它毫不留情地把你辛苦學來的技能,連同你的報價一起粉碎掉。過去引以為傲的技藝,在一夕之間變得一文不值。
AI同時扮演了上帝和魔鬼兩種角色,它右手創造神話,左手製造深淵。過去積累穩定技能的優勢瞬間被清零,甚至正在變成負資產。當認知中產的護城河被填平的同時,另一群人卻取得神級的槓桿。
AI這把雙刃劍,刀砍向龐大的認知中產,把他們的技能變得廉價,企業的疲軟與冰冷正是這個現實的寫照;另一面刀鋒卻把權力與財富磨得更鋒利,賦予那些懂得如何駕馭它的少數人。
易言之,以AI為代表的科技進步正在重塑生產函數。企業正在將大量資本,投入到能夠提升效率的設備和智慧財產權產品(IPP)中,而非傳統的人力擴張。
這就是我們所處的AI大分化時代的真相。
結語
全球資本開支與就業的脫鉤,不僅是一個經濟現象,更是AI時代來臨的標誌。領航企業的持續押注正在重繪產業地圖,改寫競爭規則,也深刻影響著勞動力市場。對所有企業而言,理解並融入這股潮流,不再是選項,而是關乎生存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