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決指出,事件起因於新竹棒球場爭議,2023年縣市長選舉前夕,多名職棒球員比賽時因防守受傷,陳時奮隨後在臉書批評新竹市長高虹安將球場當政爭工具,還發起連署抗議,質疑高追殺前市長林智堅;網紅「歷史哥」李易修則在YouTube節目「寰宇一把抓」及臉書發文反擊,稱陳是「流浪教師」、「沒有終身教職」,並暗指其為「側翼」,引發名譽官司。
案經台北地院審理,李易修辯稱,「流浪教師」是中性用語,他單純就教職客觀狀態作描述,並強調其言論涉及公共議題討論。最後,一審法官認為,雙方爭執源自公共事件評論,李的發言屬合理評論,沒有針對陳個人名譽貶損,因此駁回陳的求償請求。
陳時奮不服上訴二審,高院調查發現,陳取得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博士學位,曾任教堪薩斯州立大學、布蘭代斯大學及加拿大毅偉商學院,2014年升等正教授,2019年榮譽退休後,至美國西華盛頓大學擔任講座教授,屬終身職正教授。李未合理查證即公開稱其「沒有正經教職」、「流浪北美教師」,已侵害名譽,必須負責。
法官認為,李的言論對陳的學術身分造成誤導與貶損,難免影響社會觀感,因此判決李須賠償30萬元,並在《自由時報》頭版刊登啟事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