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人帶「災區伴手禮」進加護急救!他曝現況 嘆:非挖土才是超人  
法國網紅吉雷米分享災區現況。圖/翻攝自吉雷米-一粒米臉書

|即時

一堆人帶「災區伴手禮」進加護急救!他曝現況 嘆:非挖土才是超人  

mirror-daily-logo

2025/10/01 10:07:00

編輯:

吳宜錡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發生溢流,統計至目前已造成18人死亡,各地民眾紛紛前往災區協助恢復家園,不過網友發現,自花蓮當完鏟子超人,回家竟開始發燒、喉嚨痛,還有人橫紋肌溶解、蜂窩性組織炎;面對此情況,法國網紅吉雷米呼籲大家應考量自身體力與耐力,也可以選擇捐贈來盡一份力,疾管署也提醒大家應做好3項保護措施。
法國網紅吉雷米昨(30)日在社群發文分享從光復鄉災區親眼看見的情形,吉雷米表示很多人以為救災只是「去挖泥巴」,事實上現狀是「泥巴一天比一天僵硬、泥地夾雜碎玻璃與動物屍體、空氣瀰漫灰塵」,有時甚至會看見「讓人心裡很不舒服的畫面」。
然而人多、動線亂,吃飯、休息都是一大問題,若非隨團隊前往,時常連基本補給都沒有,更有很多志工因頭暈、嘔吐倒下,吉雷米認為「救災不只是愛心,還需要時間、體力、耐力」不要「來救災反而變成需要別人救你」,更不應為了拍照、錄段影片前往,這樣只會「添亂」;同時提醒透過捐款、物資、加入志工團隊也是愛心發揮之處,強調「若你無體力,無擋頭,無心理準備,拜託莫賭強」。
事實上倒下的志工不只頭暈、嘔吐,更有鏟子超人在社群發文表示「去完花蓮鏟土回來發燒」還出現「喉嚨痛、熱衰竭、蕁麻疹、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橫紋肌溶解」至加護病房急救;貼文一出網友感嘆「挖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考量周遭環境、飲食、自身體力、疾病、是否有足夠休息等因素,並表示這些情況是大量流汗、體力透支、免疫力低、體質敏感所致,網友也提醒應多加補充電解質、隨時注意體溫與身體狀況,返家後器具、攜帶物品務必使用「漂白水消毒」,皮膚敏感或有傷口者也盡量不要到現場,以免帶回「舟車勞頓的伴手禮」。
20251001疾管署提醒鏟子超人務必做好「裝備、飲食、清潔保護」。圖/疾管署
20251001疾管署提醒鏟子超人務必做好「裝備、飲食、清潔保護」。圖/疾管署
對此疾管署表示,災區積淹水可能造成生態環境損害、飲用水受汙染,加上汙水、汙泥等廢棄物未清理完成,可能增加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及腸胃炎等傳染病發生風險,提醒現場人員協助災區復原同時,應落實「裝備、飲食、清潔保護」3大防護措施:

一、 裝備保護:

清理時切勿赤手赤腳、穿著拖鞋,應配戴雨鞋、防水長靴、防水手套及口罩,以免直接接觸汙水、汙泥、碎玻璃、鐵釘等廢棄物,以免間接感染或是受傷;另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受傷原因及傷口污染情形,以利醫師診療。

二、 飲食保護:

食物飲水要煮熟煮沸,若食物保存過久或變質請勿再食用,另水災地區蓄水池如遭污水侵入,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

三、 清潔保護:

戶外區域可使用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50倍」(200cc加10公升水)噴灑潮濕處,居家環境可用「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100倍」(100cc加10公升水)擦拭、刷洗地板、牆壁、廁所等處,廚具及餐具應煮沸消毒,或使用「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浸泡30分鐘稀釋」進行消毒,並以清水沖洗乾淨後再使用;同時應注意手部清潔,如暫時無法取得清水,且手部無明顯髒污,可改用酒精含量75%的乾洗手液清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