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大吃烤肉腸癌風險增?衛福部:「2少1多」保護自身
國健署表示,中秋節烤肉恐怕增加大腸癌風險。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即時

中秋大吃烤肉腸癌風險增?衛福部:「2少1多」保護自身

mirror-daily-logo

2025/10/02 16:52:00

編輯:

魏君程

中秋節要來了!國民健康署上個月29日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中秋節燒烤、加工肉品、紅肉是導致大腸癌發生的風險因子,因此建議烤肉時要改變烹調方式,也要用白肉來取代紅肉。另外,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要要定時檢查大腸癌。
國民健康署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中秋烤肉時燒烤、加工肉、紅肉,是導致大腸癌發生的風險因子;除了除紅肉及加工肉品本身就是致癌因子外,肉類放在烤架直火燒烤滴落火上時,也會產生致癌物質依附在食物表面。
國民健康署因此推薦「2少1多」的飲食方式,來提升內在的保護力。
少加工:鹽漬、煙燻或以亞硝酸鹽加工醃製食物已被證實會增加罹患大腸癌風險之外,烤肉也可能會產生致癌物。建議改變烹調方式,以水煮、蒸、或微波爐加熱取代燒烤。
少紅肉:研究指出,食用100克的紅肉,會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用雞肉魚肉等白肉取代豬、牛、羊肉可避免吃過多紅肉。
多蔬果:即便選擇烤肉,也可搭配各色蔬果。國健署提醒,為了腸道的健康,呼籲民眾也要記得定期大腸篩檢,45-74歲民眾、40-44歲具家族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民眾可持健保卡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檢查。
大腸癌常見症狀有大便中有血、大便中有黏液、排便習慣改變(一下子腹瀉,一下子便秘)、大便變細小、經常性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貧血、如腫瘤較大,則可觸摸到腫塊,症狀出現2個星期以上,要立刻就醫檢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