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倩綺指出,運動部自9月9日掛牌成立以來,外界對推動體育改革寄予厚望,但近期傳出「人事獨大」聲音,讓外界憂心體系失衡。林倩綺表示,過去台灣體育發展是由國體大、台師大、北市大、台體大等不同學術與訓練系統共同參與,相互制衡、維持多元;如今決策層若過於集中,恐壓縮其他單位及地方教練發展空間。
李洋一度顯得疑惑,反問「是指國體大現在有太多人嗎?」林倩綺澄清,她指的是整體人事集中現象,並未針對特定單位。李洋隨即露出尷尬笑容,回應「已在了解」。林倩綺進一步建議應建立外部監督平台,讓地方教練與基層運動員直接參與政策討論,確保選訓不被少數人壟斷。李洋回覆「會多聽」,但被林打斷提醒「不是只有了解,要做到」。
卓榮泰則在答詢時表示,當初選任李洋,是看重他對運動改革的熱情與專業背景,而非體系出身,強調「委員的顧慮不會發生」。卓榮泰承諾行政院將與運動部同樣立場,確保人事、決策與補助制度公平執行。
林倩綺同時質疑,總統賴清德先前承諾的運動部245億元預算中,有部分計畫內容不明確,從145億增加至245億的差距應有明確規畫;林倩綺要求運動部盡速補齊相關資料送交立院審查。李洋回應將配合處理,並補充說明「台灣品牌賽事十大精選計畫」編列8.7億元的用意,是希望吸引更多國際賽事落地台灣,讓世界看見台灣運動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