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正國病逝/肺腺癌不是老菸槍專屬!家庭主婦3大NG炒菜行為增罹癌風險
許多不抽煙的家庭主婦,卻因炒菜的NG行為,罹患肺腺癌。

顏正國病逝/肺腺癌不是老菸槍專屬!家庭主婦3大NG炒菜行為增罹癌風險

mirror-daily-logo

2025/10/08 12:46:00

記者:

梁孝傑

攝影:

梁孝傑

多數人的印象,肺癌來自抽菸,但其實不菸不酒,也可能罹癌。尤其有許多不抽菸的女性,卻罹患肺腺癌,可能原因就是在炒菜、煎炸,吸入過多油煙導致。以下3個常見廚房NG行為,應該盡量避免。

1.使用不適合高溫炒炸的油

發煙點低的食用油在高溫下容易產生多環芳香烴(PAHs)等致癌物質,長期接觸吸入可能增加肺癌風險。建議選擇高煙點油,像是酪梨油、苦茶油、芥花油等,既能承受高溫烹調,也可減少有害物質生成,初榨橄欖油或大豆油就較不適合高溫炒炸。

2.不開抽油煙機或在密閉環境煮菜

在通風不良的廚房裡炒菜,油煙迅速累積,懸浮微粒(PM2.5)及多環芳香烴會隨空氣吸入肺部,增加肺腺癌的潛在風險。建議每次烹調時啟動抽油煙機,打開窗戶保持良好通風,炒完菜後也可讓抽油煙機繼續運作5至10分鐘,以確保油煙完全排出。抽油煙機也必須時常清潔,維持排煙效果。

3.用炒過菜的餘油炒下一道菜

不少人在忙碌時會直接使用剩餘油繼續炒下一道菜,但研究顯示,油脂經過高溫處理和多次重複使用後,會產生多種可能致癌的物質,包括丙烯醯胺、多環芳香烴和雜環胺等。建議每道菜烹調後清洗鍋具,避免重複使用油品,既安全又衛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