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聲客語》原創故事溫暖陪伴 「國小生容貌焦慮」竟成創作靈感
《童聲客語》主持人小魚認為,客語就像一顆種子,會在孩子心裡發芽。客委會提供

《童聲客語》原創故事溫暖陪伴 「國小生容貌焦慮」竟成創作靈感

mirror-daily-logo

2025/10/11 14:36:00

記者:

潘佳琪

第60屆廣播金鐘獎即將今(11日)揭曉,今年客家廣播作品吸引目光,由講客廣播電台製作的Podcast節目《童聲客語》,今年首度入圍廣播金鐘「Podcast兒童節目獎」,主持人小魚老師以原創故事為發想,加入她獨特的說故事方式,將客語融入現代兒童的生活議題,利用故事情節創造與孩子們對話的橋樑。她笑言靈感經常在走路、看新聞時「自動上門」,就像腦中隨身帶著一本靈感記事本,讓她能持續創作出貼近孩子內心的全新故事,但坦言也曾有靈感耗盡的時刻,「我會趕快去翻閱國際上的時事來創作」,笑稱現在小孩不喜歡聽故事有說教感,因此節目最後她會設計提問環節跟小朋友互動,受到熱烈反應。
最經典的一例是故事取材於學生的日常,有一集便談到「容貌焦慮」。小魚老師發現不少五、六年級的孩子開始在意長痘痘或不敢拿下口罩,於是以小兔子、小松鼠為角色,編織出一則寓言:小松鼠拼命運動、濃妝豔抹,只因覺得自己「不夠美」,最後才在朋友眼中明白,「真正的喜歡來自陪伴與快樂的相處」。她希望透過故事讓孩子自然思考,而不是接受說教,「不要只是告訴他們『要有自信』,而是讓他們在故事裡找到答案。」
1011 《童聲客語》主持人小魚原創故事溫暖陪伴, 「國小生容貌焦慮」竟成創作靈感。客委會提供_2025-10-11.jpg
《童聲客語》主持人小魚原創故事溫暖陪伴, 「國小生容貌焦慮」竟成創作靈感。客委會提供
客委會指出,客語不單只是客語學習及傳承,客語可做為討論公共議題或關心社會的語言。此次,入圍的兒童廣播節目,用客語關心兒少議題,融入當代生活的話題。也提升客語聲望。《童聲客語》是為兒少扎根、語彙創新與內容扶植的心血結晶:一方面鼓勵以當代議題(如身心健康、媒體素養、自我認同)建立孩子的語言使用情境;另一方面透過提升客語內容的可見度與可近性,讓語言在日常陪伴中自然發芽。
節目播出後,小朋友經常熱烈回饋,甚至會反問老師:「為什麼那隻松鼠要拼命減肥?」還會連結到自己身上,坦承「我也是耶!」小魚老師坦白回應,「老師也有想減肥的時候」,卻意外得到學生安慰:「老師你很瘦啊!」她笑說反而因孩子們的回應得到正向能量,也更確信故事能打動孩子的心。
1011 《童聲客語》主持人小魚以原創故事為發想,加入她獨特的說故事方式,將客語融入現代兒童的生活議題。客委會提供_2025-10-11.jpg
《童聲客語》主持人小魚以原創故事為發想,加入她獨特的說故事方式,將客語融入現代兒童的生活議題。客委會提供
小魚老師透露《童聲客語》上線將近兩年,希望以Podcast這個形式,讓客語陪伴孩子的日常,「就算現在聽不懂,有一天也可能想起來。」她分享有學生因此挑戰參加客語說故事比賽,從零開始練習發音,雖未得獎卻留下深刻體驗。「有人覺得做客語節目比較冷門,但我認為它就像一顆種子,會在孩子心裡發芽。」小魚老師也將帶著爸媽一同出席廣播金鐘頒獎典禮,期盼讓更多人看見客語Podcast的力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