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想入圍得獎 但越期待越失落
出道32年、歷經7次摃龜後,楊謹華去年終於憑《不良執念清除師》奪下金鐘女配角獎,首度敲響金鐘。她坦言,得獎後心境變得更從容,也學會誠實面對自己,「內心當然希望是我,但不會覺得一定要是我。」她笑說,誰不想入圍、誰不想得獎?只是以前越期待、失落就越深。
回顧2007年至2015年間,她幾乎專注於偶像劇演出,直到時代劇《一把青》中的「秦芊儀」讓觀眾看見她演技的巨大轉變。那次入圍卻落馬,成為她職涯的轉捩點。她回憶:「不是在意誰得獎,而是那瞬間心裡想,為什麼不是楊…?一把…?」典禮結束後,她回家痛哭,問自己:「哪裡還不夠?」
非科班缺乏自信 擔評審解開心結
楊謹華畢業於國貿系,並非科班出身,入行後長期對表演缺乏信心,即使持續上課精進,也曾因屢屢摃龜而懷疑自己是否「不配」得獎。直到去年意外奪獎,看見眾人真誠的祝福,她才意識到:「原來我也可以配得起,好像能夠開始說出——我想要,也希望是我。」
除了拿獎被肯定,讓楊謹華真正打開心結的,是親身擔任金鐘評審的經驗。她才理解,評審結果除了主觀喜好,還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共同促成。「以前總覺得是不是成績不夠好,只想著哪裡做錯,但其實表演沒有對錯。」她更體驗到評審間為喜歡的演員據理力爭、相互說服的過程,「一來一往的討論,真的很燒腦。」
說起怎麼度過那段覺得自己不配的日子?楊謹華表示:「就拍戲,當受傷時就是回到最有熱誠的地方才有動力。」她解釋並不是每次沒得獎就失落,「演員也有撞牆期、低潮期,有時也想放棄、自我懷疑,持續表演反而帶給我更大的能量,讓我明白就是很喜歡表演才能越挫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