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這名空服員9月底執勤米蘭航班時就在機上身體不適,返抵台灣後送醫急救,仍在國慶連假期間宣告不治。事件曝光後,網路上流出疑似同事間的群組對話截圖,指控當班座艙長未依規啟動「機上衛星醫療系統(Medlink)」求助,下機時也未給予適當協助,甚至語帶不耐詢問「知道救護車要自費嗎?」引發外界譁然。
原PO痛批,這起悲劇凸顯長榮長年對基層健康管理的冷漠與制度壓力,由於公司內部請假制度嚴格,病假、事假與特休常被視為影響考績、升遷與選班權的重要依據,導致許多空服員即便身體不適也不敢請假,「為了不被懲處,只能硬撐上班」。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指出,空服員工作長期處於高壓、輪班與過勞環境,機艙氣壓、紫外線與作息不正常讓許多組員免疫力低下、病痛纏身。工會強調,雖然公司口頭上表示不會強迫員工抱病上班,但實際制度卻讓組員「生病也得撐」,導致壓力與恐懼並存。
工會呼籲長榮航空應「以鼓勵代替懲罰」,在出勤管理上展現更多同理與柔軟,讓空服員能安心照顧自己,不再因請假而擔心被貼上標籤或影響職涯。並要求公司正視這起悲劇,調查空服員生前是否曾尋求協助卻遭忽視,「唯有真相與正義,才能撫慰生者與死者。」
長榮航空則回應,對同仁驟逝「深感哀悼與不捨」,公司於其住院期間皆與家屬保持聯繫,並已成立專案小組調查相關情形,承諾全力協助家屬後續事宜。
這起事件不僅再次掀起外界對航空業過勞文化與請假制度的關注,也讓許多空服員在網路上留言悼念:「我們誰都可能是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