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豪今凌晨發文表示,做為一個民代,在黨主席選舉的層級選邊站有風險,但政治本來就會有立場,重點在說明這個立場,並爭取選民的認同。他從2017年回到台中,全市第一高票當選黨代表,再經歷過2018、2022年當選市議員,2024年當選立法委員,2025年挺過大惡罷,一路走來深受黨員同志的信任和栽培,在這關鍵的時刻,他也有義務說明立場及我的觀察,供黨員投票時做參考。
黃健豪說,這次黨主席選舉,可以簡化成兩個價值之爭,「世代交替」或是「安心可靠」。覺得世代交替重要的人,會建議投給候選人羅智強;覺得安心可靠重要的人,會建議投給候選人郝龍斌 。
黃建豪指出,羅智強個人戰力無庸置疑,四大公投、全台宣講,最後時刻夜宿凱道凝聚士氣,公投過後更舉辦全台環島感謝之旅傾聽民意。面對大惡罷,一方面繼續守在立院,朝野協商跟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周旋到底,讓其它人有時間回選區闢謠辦說明會。
黃健豪表示,羅智強也是真正出力又出錢,幫忙所有面臨大惡罷的立委同仁,募集宣傳車輛,全台反惡罷宣講,在最後階段協助對抗民進黨及罷團鋪天蓋地的攻擊。他在大惡罷過程中第一場面對人群的說明會,就是羅智強到場為他助講及開場;所以這場黨主席選舉,他第一場幫忙辦的黨員說明會,就是幫羅智強辦。「這是真的戰力,也是他對同黨同志落難時的情誼;基於上述種種,我認為追求黨主席要世代交替及具第一線戰力的黨員同志,這票應該給羅智強。」
談及郝龍斌,黃健豪說,其身上被貼滿老化、醬缸的標籤;但實際上,他能有今天的機會,當年郝龍斌真的拉了他一把。2018年黨主席是吳敦義,處理議員提名作業的是郝龍斌。提名包含事前的黨內溝通,各地方勢力的協調及席次分配,以及選舉時的輔選;當年在黨中央擔任副主席的郝龍斌雖然得罪人,但也確實提名大量的年輕人參選地方議員並當選,為國民黨儲備了後續繼續參政的人才。
黃健豪表示,現在大家習慣的微笑單車Youbike及市民熱線1999,都是郝龍斌擔任台北市長時的創舉,當時他在台北唸書,郝龍斌就默默的做,熬過那些批評,「他是一個很無聊的人,口才很溫,但做事很務實;擔任過兩屆區域立法委員、兩屆台北市長、擔任過黨副主席,黨公職歷練完整」。他說,批評的人再怎麼罵,似乎也就嫌郝龍斌年紀老而已,也講不出他到底哪裡做不好?
黃健豪指出,就像郝龍斌文章自述的,郝坦然面對年齡的事,老所以有被討厭的勇氣,知道自己為什麼而來,何時該走,看盡江湖各路戲碼,也懂得接受各種不同掌聲或攻訐,不只耳順,還心空。這是「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的路線」,不會有驚喜,但也沒有驚嚇,很平穩的生活;所以追求安心可靠的,當然建議投票給郝龍斌。
最後談及鄭麗文,黃健豪直言,支持她的黨員不少,甚至目前看來,高機率會當選;而支持鄭麗文的黨員,都跟他說,鄭麗文很有戰力。但他認為,鄭麗文當然是戰將之一,但目前為止「從來沒有選贏過任何一場選舉」。
黃健豪表示,在他的定義中,有戰力不是在政論節目痛罵民進黨,就是有戰力,「很會罵人對民進黨是沒有用的」。因為民進黨根本不怕罵,民進黨只怕選舉選輸、怕預算被砍沒錢花、怕被揭弊失勢抓去關。透過選舉為國民黨多贏一個席次、多守下一個席次,或者揭弊、透過輿論和司法多讓一個貪官下台或被抓去關,這應該才算是戰力。
黃健豪坦言,鄭麗文的從政經歷,是國民黨在不同的機運與時代背景,給了她兩次不分區立委,兩年的行政院發言人。除此之外,鄭麗文沒有其他中央或地方的公職首長經驗,沒有為國民黨贏過選舉,也沒有在任何執政時期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擔任過管理職,卻要接手國民黨這個複雜的龐大組織,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這個履歷真的略顯蒼白無力。
黃健豪說,在最近的負面攻擊中,他個人最不能接受的,當然就是黨公職募款責任額的問題。從2018年起,他不管是公職的市議員、立法委員,還是黨職的黨代表及中央委員,每年一律都是查無欠費紀錄。政黨是一群人組成的,規則也是大家開會訂下的,憑什麼有人可以四年直到卸任都不繳責任額,直到要登記參選黨主席才繳清120萬?如果所有黨公職四年任內都可以不用繳,這個政黨還要運作嗎?
黃健豪最後說,這任黨主席選舉,所有黨員投票那一刻,追求的是什麼?最大共識應該是2026縣市長和議員、鄉鎮市、村里長要守住,甚至有人加碼要贏下台南或高雄;2028立院要贏,總統更要贏。
他認為,在這個前提之下,2026年選舉大約最晚九個月後要完成所有提名,2028大選也只剩最多20個月、不到兩年要決定最終人選。所以黨主席接下來的時間,其實也不算充裕,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達成2026和2028勝選的目標。誰能做到?誰適合做黨員的後盾?選一個戰將,還是選一個總教練?就交給黨員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