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救災工作下週轉型「重建復原」 季連成:18日下午實施疏散撤離實兵演練
政委季連成宣布,花蓮光復鄉、萬榮鄉及鳳林鎮警戒區域,18日下午實施疏散撤離實兵演練。(圖/行政院提供)

花蓮光復救災工作下週轉型「重建復原」 季連成:18日下午實施疏散撤離實兵演練

mirror-daily-logo

2025/10/17 18:42:00

記者:

鄭宏斌

花蓮光復災後復原工作進行中,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政務委員季連成今天(17日)說,目前災區復原工作已大致完成,預計下週轉型進入第二階段「重建復原」工作;此外,為確保防颱緊急應變作為與民眾疏散撤離計畫可行性,花蓮光復鄉、萬榮鄉及鳳林鎮警戒區域將於明日下午2時至5時實施疏散撤離實兵演練,依據三階段執行相關疏散撤離作業。
季連成指出,依據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今日上午最新資料,目前熱帶性低氣壓形成,並逐漸緩慢增強,預估19日有機會發展為颱風,路徑再向南修正,會通過菲律賓呂宋島中部,共伴效應相對減弱。南花蓮地區預計20日、21日將達大雨規模,氣象署將持續滾動修正預報。
有關馬太鞍溪堰塞湖情況,季連成說,今晨6時無人機與水位偵測器觀測資料顯示,堰塞湖水位穩定,仍維持紅色警戒,目前2,860公尺長、5公尺高的堤防具有三層防護力量,可抵禦洪水衝擊。為因應「風神」準颱風帶來的降雨,將於堤防重點位置再加疊太空包,進一步提高堤防高度與安全性,確保低窪地區防護完善。
季連成也宣布,18日下午2時至5時啟動「疏散撤離實兵演練」,今日入夜前將發放砂包予民眾,另淤土暫置場均以防水膠膜包覆並以砂包壓實,防止雨水將砂土沖入附近橋梁或側溝,同時主要排水道兩側亦覆蓋防水膠膜,防止大雨侵襲,以保持排水溝暢通。
季連成表示,演練將依據情境設定,當日累積雨量達200毫米時,將發布災防告警細胞廣播(CBS),並加註「演習」文字提醒;同時,各村廣播系統同步播報,並配置警車或消防車巡迴廣播,補足偏遠地區廣播訊號、功率不足問題;同時演練情境亦設定若水位達堤防1公尺高度時,將啟動堰塞湖警報,全面提升警戒層級。
關於演練的撤離程序,季連成說明,第一階段針對獨居長者、臥病患者、孕婦及身心障礙者等弱勢族群,採「動車不動人」方式,救護車與復康巴士停於家門口模擬撤離並實際開往預定收容處所,以評估撤離時間與路線,但相關人員不移動;第二階段採「動車動人」方式,以遊覽車與中型巴士接駁平房居民至收容中心,所有收容中心的設施及物資必須全部到位,包含睡袋、床墊、沐浴站、飲水等,以模擬真實收容情境,力求周延;第三階段,當堰塞湖警報啟動後,所有家戶依指令進行垂直避難,緊閉門窗並停止外出,所有警戒區範圍內街道均須淨空,民眾不得留在街道或車輛上。
20251017_政委季連成_行政院提供
政委季連成宣布,花蓮光復鄉、萬榮鄉及鳳林鎮警戒區域,18日下午實施疏散撤離實兵演練。(圖/行政院提供)
季連成表示,演練期間將由國軍指揮官、各村觀察官、村長、縣府聯絡人、警察、消防等人員組成「督考組」,依據路線全面巡檢各村落撤離執行情況,以確認是否確實落實執行。
季連成也說,此外,除開放參與模擬撤離的車輛通行之外,其餘民間車輛「只出不進」,禁止進入演練區域內。
季連成指出,為因應緊急應變作為及收容避難需求,目前部分物資仍有不足,包括可收納床墊需求計500個、折疊小桌椅、急救包,以及罐頭、泡麵、調理包等耐久食品,請民眾能夠踴躍捐輸,相關單位也會滾動盤點物資,一旦物資足夠,即會暫停物資募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