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榛嚴/服務業
18日鄭麗文以壓倒性的勝利,榮登中國國民黨主席寶座,次日立即接獲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賀電,鄭麗文準主席也即回電致謝,雙方電文均認同「國共兩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諸多歷史性成就」,其他如「促成民族偉大復興」、「增進兩岸和平發展」等等,都大同小異。唯獨鄭麗文的回電中,特別提到「海峽兩岸於1992年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這不是久未提到而中共有點感冒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中共說只有「 一中」,沒有「各表」)嗎?國民黨的意向如何?此舉會不會影響國共兩黨協商?
「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這句話的政治敏感度,確實牽涉到「九二共識」的不同詮釋版本,也可能對後續的國共互動產生微妙影響。
一、「九二共識」的兩種詮釋
北京版本
1.強調的是「一個中國原則」: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政府。
2.對中共而言,「九二共識」不包含「各自表述」的成分。
3.自2019年以來,北京已多次公開表明「反對曲解九二共識為一中各表」,認為那是「稀釋一中原則」。
國民黨版本
1.自馬英九時期起,國民黨強調「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雙方都堅持「一個中國」,但各自表述是「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
2.這個說法在國民黨內部被視為維持兩岸交流、又不喪失主體性的政治基礎。
因此,鄭麗文這次提到「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的句子,等於再次明確地把「一中各表」放回桌上,這在目前兩岸政治氣氛下的確格外引人注目。
二、鄭麗文此舉的政治用意
1.向黨內與國內傳遞訊號
國民黨近年面臨「親中」標籤壓力。鄭麗文強調「各自表述」,可以重新凸顯「中華民國」立場,讓國民黨在台灣社會中保有政治正當性與自主性。同時,這也安撫黨內本土派與中間選民,避免被認為完全附和北京。
2.測試北京反應的「外交試水」
鄭麗文剛上任便採取此表述,顯示她意圖測試北京的反應界限。她的語氣並非挑釁,而是引用歷史事實(1992年確實是「各自口頭表述」),因此仍有緩衝空間。
3.維持兩岸對話彈性
她並未否定「九二共識」,而是強調其「歷史原貌」。這讓她保留與北京交流的門戶,同時為國民黨在台灣政壇爭取更大操作空間。
三、可能的北京反應
短期內,北京不太可能公開批評鄭麗文,理由如下:習近平剛發賀電,若立即表態反彈,會顯得對國共關係不穩。
北京目前正希望維持對台「軟硬兼施」的策略,避免在國民黨內部失去友好的對話對象。
但在中長期:若國民黨未來反覆強調「一中各表」,北京可能降低雙方接觸層級,或透過國台辦發言人間接表達不滿。中共也可能改以「強調共識核心是堅持一中」的方式,重申話語主導權。
四、總結而言
1.鄭麗文這次表述是一種「政治定調 + 試探北京反應」的策略行為。
2.對內:重新強化「一中各表」的國民黨論述,鞏固黨內共識。
3.對外:維持與北京接觸的可能性,但要求更多尊重與對等。
4.對北京:短期忍讓、長期觀察。國共關係將呈現「禮貌互動、實質觀望」的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