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罩著中國共產黨扮演背後靈的陰影,鄭麗文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得票數過半,票數還勝過郝龍斌、羅智強、張亞中、卓伯源、蔡志弘等5位候選人的總和。毛澤東有個著名的鬥爭戰略:「我們要消滅敵人,必須有兩種戰爭,一種是公開的戰爭,一種是隱蔽的戰爭。」這次中共隔空操盤出手拿下這場「國共內戰」,在確定當選取得令旗後,鄭麗文迫不及待的下達軍令:「我任內一定完成2028年政黨輪替」。從此中共不必再扭捏作態,就等著坐收統戰勝利的戰果。
歷史演變充滿著驚奇、荒謬與無法預測。鄭麗文出身學運世代,與民進黨內不少人曾有革命情感,跟現在的總統兼黨主席賴清德,還曾經在同(1996)年選上第三屆國民大會代表,當時兩人曾算是同黨同志兼同事。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鄭麗文與綠營漸行漸遠,2002年離開民進黨,2005年加入國民黨並開始積極參與黨務、披藍袍從政。相信任誰也沒想到,這位曾經主張台獨、推翻萬惡國民黨的外省人獨立促進會支持者,歷經近30年政壇打滾之後,竟然成為國民黨主席。
總括來說,有兩大因素影響著這場國民黨主席選舉,一個當然是中共,另一個是國民黨內的黨員結構與基層黨員的投票行為。
對於急著想在台灣找到代理人的中共來說,面對一群老藍男總是選不贏民進黨的窘境,要把爛泥扶上牆,還不如重新打地基,滿城盡是扶不起的阿斗,還不如找一個非傳統國民黨醬缸出身的鄭麗文。事後來看,中共對台作戰的策略,具備著調適與協同運作能力,更充滿著高度的戰略彈性。
綠營不用高興太早,就算國民黨正式從藍色變成紅色,選擇與台灣多數主流民意對幹,那並不代表2028年亡國感就會再次發酵,讓綠營贏得選舉。在確定當選後,鄭麗文馬上向民眾黨示好,只要民眾黨有一定的支持度與民意基礎,藍白合勢必是2028年總統大選的在野主旋律,2026年的縣市長選舉也將成為藍白共舞的前奏。未來,到底有多少選民會那麼在意國民黨有沒有染紅?只要藍白紅聯手操作兩岸議題更加細緻分工,再加上對民進黨的仇恨值持續升高,藍白紅聯軍並不是沒有擊敗綠營的可能。
過去國民黨屢屢在華麗中衰敗,但戰敗後的廢墟只是假象,醬缸與宮廷依然是國民黨百年不變的傳統。非典型鄭麗文出現的正是時候,反主流、戰鬥力強,不是根正苗紅但剛好符合黃復興、軍系與許多基層黨員的胃口。就算國民黨內幾位戰鬥藍想要力挽狂瀾,但基層黨員選擇寄望更強硬的黨中央,這是一種對當今政治情勢的反叛,更是一種賭輸博大的情緒發洩。
從1996年總統直選至今將近30年,中國國民黨有很多次轉型的機會,可以改變體質,順便調整黨員結構,但國民黨都拒絕轉型,繼續維持宮廷政治的風格,連選個黨主席都充滿封建氣味。一場黨主席選舉,還引發網內互打,指責中共介入黨主席選舉,如此國民黨,依然站穩最大反對黨的地位,這也算是另外一種專屬台灣的政治奇蹟。
若沒意外,鄭麗文有4年任期,她將帶領國民黨備戰2026、2028年兩場重大選舉,紅色中國勢必透過認知作戰與介入實際選戰的雙重手段,變本加厲企圖影響台灣。昨晚中共大外宣官煤《環球時報》已經馬上發文解讀,這是「臺灣主流民意彰顯兩岸同胞相向而行是歷史的必然」,中共慶賀鄭麗文當選之餘,立刻啟動認知作戰的最新篇章。在台灣內部,以前只要總統大選選完,不管誰輸誰贏,總會有某陣營會高喊一句「天佑台灣」,沒想到,現在連國民黨主席選完,大家也都要高喊一句「天佑台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