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打詐能量、推動組織法制化,並與「行政院打擊詐欺指揮中心」有所區別,刑事局去年11月將「打擊詐欺犯罪中心」正式更名為「詐欺犯罪防制中心」,詐防中心下轄四大業務股,包含勤務股(即165)、資通股、金融股與綜合股。
專查詐團金流、分析被害人 工作之餘仍被詐
被詐騙的吳姓員警是詐防中心「金融調閱小組」成員之一,平時工作單純,主要負責調資料、找金流、協助分析潛在被害人等,堪稱反詐騙最前線的資料王,豈料竟在工作之餘遭遇詐騙。
據了解,吳員被詐騙時,人正坐在打詐中心辦公室內,接到詐騙電話後不惜離座,不僅自己跑去銀行領錢,還6度親自雙手奉上把錢交給詐團車手,等到帳戶現金所剩無幾,冷靜下來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詐騙了,合計損失金額達1095萬元。同事透露,吳員發現自己受騙上當後,相當懊惱、不甘,無法相信自己天天幫忙打詐,結果反遭詐騙。
憂影響打詐威信 高層下封口令
有基層員警透露,該事件爆發後,高層雖同情吳員遭遇,但考量吳員任職打詐龍頭竟「打詐反被詐」,立即下封口令要求低調處理此案,深怕案件曝光後,影響政府打詐的成效。但此事近期在警界傳開,同事及主管得知吳員被騙相當訝異,「知道時已經來不及了,錢早就出去了。」
對於打詐龍頭詐防中心內有員警被騙一事,刑事局低調證實確有此事,但強調吳員僅是詐防中心支援警力,去年6月已歸建保一。不過基層員警也傳出「他(吳員)之所以離開詐防中心,跟被詐騙脫不了干係」。
這起事件發生之際,正值台灣反詐成效備受國際關注。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4月最新報告,東南亞已成全球網路詐騙重災區,而台灣更被列為「跨國洗錢與詐欺集團」重要中繼站,幾乎是國際詐騙的高風險熱點。
雖然政府近期大力推動打詐四法與各項子法上路,宣示打擊詐騙的決心,吳員所屬單位是國內對抗詐騙最重要的系統之一,不論職務高低,若連反詐防線的內部都會破防,警政署花再多錢拍廣告、印手冊都是政治儀式,不是實際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