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長線多頭架構穩固,短線雖可能受長假效應與國際事件影響而震盪,但整體趨勢仍由基本面支撐。群益安家基金經理人李蕙君指出,第四季行情仍有望維持「高檔震盪、偏多走勢」,主因包括降息循環啟動、資金環境轉趨寬鬆,企業獲利回升且上修,產業結構持續升級優化等三大支撐因素。
操作策略上,李蕙君建議投資人維持「逢回偏多、不追高」的原則,聚焦AI運算、雲端資料中心、高效電源、綠色能源與內需消費等長期成長題材,採取分批布局、穩健操作,以參與第四季高檔震盪中延續的多頭行情。
不過,台股大盤在創高後進入高檔震盪區間,投資難度明顯升高,風險與機會並存。市場法人表示,現階段台股走勢詭譎,投資人若難以掌握方向,不妨以「台股平衡型基金」因應波動。根據統計,18檔台股平衡型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報酬達18.59%,表現亮眼;若以近一週績效來看,群益平衡王與兆豐萬全基金甚至擊敗大盤,展現出平衡型基金「跟漲抗跌」的特性。
不過,台股大盤在創高後進入高檔震盪區間,投資難度明顯升高,風險與機會並存。市場法人表示,現階段台股走勢詭譎,投資人若難以掌握方向,不妨以「台股平衡型基金」因應波動。根據統計,18檔台股平衡型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報酬達18.59%,表現亮眼;若以近一週績效來看,群益平衡王與兆豐萬全基金甚至擊敗大盤,展現出平衡型基金「跟漲抗跌」的特性。
所謂的平衡型基金,它就像是你到牛排館,既想吃牛排、也想吃到龍蝦的海陸雙拼,事實上,平衡型基金就是一份「股債雙拼餐」。同時投資追求成長的股票,也追求穩定的債券。好處是當股市瘋狂時,股票賺得快;一旦市場突然陷入低迷時,也能確保獲得穩定的收入根基。只是,在經濟上升階段,它的報酬不會像純股票基金那麼猛。
「平衡型基金」的成敗關鍵,在於基金經理人的判斷力。景氣好、股市旺時,經理人會多放一點股票衝、衝、衝;景氣轉冷、股市低迷時,則提高債券部位,穩住收益。不過,依據《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管理辦法》規定,基金整體投資組合中股票比例須維持在10%~90%之間,並非可隨意調整。不同平衡型基金的股債配置各有差異,仍須以基金公開說明書為準。
當經濟處於上升階段,股票往往表現優於債券,因企業增長加速、股價隨之上揚。股票具無限增值潛力,而債券則提供穩定配息與本金保障;當景氣反轉時,債券的穩定收益成為防線。透過股債結合,平衡型基金能在「財富增值」與「財富保值」之間取得理想平衡。
一般來說,股票型基金管理費約為1.5%~2.5%,債券型約為0.5%~1.5%;平衡型基金因兼具兩者特性,費率通常介於中間,大約在0.8%~2%之間。
群益平衡王基金經理人周立民表示,第四季傳統電子旺季、年底結帳效應與資金回補需求,將為台股營造偏多氛圍。然而,國際政策與關稅變化、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因素仍可能導致短線波動,台股短期震盪整理的格局恐難避免,但中長期結構性成長題材則未改變。
操作上採取「成長股攻勢、價值股守勢」雙軌配置,建議可半導體族群估值修復布局;反之則提升防禦型個股配置。看好族群為美設廠概念股、AI 晶片與高階封裝概念股、先進製程ASIC受惠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