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上午在院會中拍板勞動部提出的「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卓榮泰表示,面對本國勞動力趨減,政府除要提高國內勞動參與率、提升勞工薪資與就業條件,也要解決產業缺工困境,建立「勞資雙贏」機制。
卓榮泰指出,該方案在本國勞工優先、外籍勞工權益保障的原則下,以本國勞工加薪為前提,增加移工名額,放寬留用資深移工;並且精進旅宿及商港碼頭業,引進外國技術人力的措施;同時,設立「海外延攬中心」,強化政府效能,保障跨國勞動力的公平招募及勞動人權。
關於海外延攬中心,卓榮泰說明,預計在明年第1季上路之外,其餘政策在明年1月就要密集實施,適時滾動檢討,請勞動部、經濟部及交通部,與社會各界妥善說明,化解可能疑慮,讓外界瞭解政府解決產業缺工及保障勞動權益的積極作為,共同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
勞動部勞發署長黃齡玉指出,經過勞動部與跨部會數月協商,共推出4大方案,首先是「製造業加薪本國勞工,增加移工名額」,希望以核配移工名額給予誘因,鼓勵業者提高本勞薪資,當業者為本國勞工加薪2000元,在3K5級制核配名額外可多一位移工名額,最高不得超過其勞保投保人數10%;採此方案的雇主,所聘僱移工名額最高上限,由原本的勞保投保人數40%提升至45%。
第2是「放寬外國技術人力留用上限」,勞動部規劃開放符合「轉任技術人力」條件的資深移工,雇主得申請全數留用,製造業技術人力核配上限由25%放寬至100%,目標是協助雇主留用資深移工轉任外國技術人力,但移工、外國技術人力及外國專業人才,合計仍不得超過總員工50%。
黃齡玉提到,勞動部將針對外國技術人力訂定專屬法規,以鬆綁技術人力健康檢查、生活照顧管理及住宿等規範,讓外國技術人力能有更多自主生活空間,提升勞動環境友善度。
第3是「旅宿業及商港碼頭業引進外國技術人力」,將開放「旅宿服務工作」、「商港碼頭貨物裝卸集散工作」得聘僱外國技術人力且直接從海外引進,雇主為其聘僱全時本國籍工作者加薪,每加薪一位本國勞工就多一位外國技術人力名額,最高不得超過其勞保投保人數10%;工作期滿後,企業必須為本國勞工加薪,才能獲得續聘。
黃齡玉解釋,開放這兩個業別開放外國技術人力,除可確保技術人力具有一定語言及技能,也可避免影響國人薪資及就業,目的是為了穩定國人就業,也增加企業的勞動力,達到勞雇雙贏。
第4是「強化政府效能」,勞動部將成立跨國勞動力延攬中心布局海外據點,負責處理引進跨國勞動力招募及測驗相關事宜,具體落實國對國直接聘僱;另將增設直聘服務據點,整合雙語人力資源,強化移工轉換雇主相關服務,以提升公共服務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