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實價登錄資料顯示,近兩年北北桃竹地區推出的住宅新案中,今年多數城市的「最低總價」預售案,比起去年更親民。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市場逐漸回歸理性,建商也順勢推出更多低總價產品搶市。
台北市今年最低總價預售案位於大同區延三夜市一帶的「伊寧橋寓」,它的總價約落在860萬元;相較去年北投區「洰賦」的1020萬元,價格明顯下降,不到千萬,這對想入手北市新屋的首購族很有吸引力。
新北市今年最低總價案是在淡水紅樹林地區的「員邦徊」,總價約675萬元;去年紅樹林生活圈的「石上青」則為595萬元。雖然今年價格略高,但產品規格升級、地段條件改善,價格仍屬合理範圍。
桃園市今年最低總價預售案為大園工業區周邊的「福興豐藏II」,總價僅233萬元,是四地中最便宜的新案。對比去年觀音區的「青埔轉個彎」總價388萬元,今年明顯更實惠。
新竹地區今年最低總價預售在湖口維東重劃區的「遠揚居易II」,總價約559萬元;相較去年湖口北湖火車站附近的「耀時代」575萬元,略有下降。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指出,高房價時代下的「低總案」多半位於蛋白區,甚至有些落在非都市計畫區;另一種則是小坪數、低樓層產品。從這次統計可見,除了新北市之外,其他三地今年的最低總價都比去年更低。
陳炳辰進一步分析,現在建商普遍認知景氣疲軟、買氣保守,「低總價」已成為市場主流、救市丹。如果能藉由地段、或是產品設計壓低總價,更能符合自住與首購族的預算需求,銷售也會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