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受訪時說,要再次感謝全國所有退休的老師,台灣因為他們過去投入人才培育的工作,讓台灣在產業人才的培育,或在各個領域的人才培育,有相當豐碩的成果跟貢獻。
鄭英耀指出,大部分的老師退休後都有很好的生活安排,加上台灣醫療進步,平均年齡上升至80幾歲。他強調,希望對年輕人有更好的支持,就是推動年改的重要初衷;盼大家能彼此支持,讓年改能夠順利推動,台灣未來一定會更美好。
而若教職人員平均月退可領5萬多元,對領勞退的人是否造成不公平?鄭英耀說,政府一定有全盤考量,雖大部分老師退休後生活受到照顧,但確實有極少數人有其他特殊際遇,中央、地方都會給予關照。
教育部書面報告則指出,依退撫基金第9次精算結果,因2023年實施初任人員個人專戶新制,教育人員退撫基金用罄年度將從2045年提早至2042年,若要維持在原來2045年不用罄,須由政府預算撥補金額,照精算結果分10年撥補方案估算,教育人員總計新台幣1360億元。
教育部說,若修法自2024年1月1日起停止調降退休所得,10年須再增加撥補1600億元,全部轉嫁由全民稅收負擔。此外,在退撫基金用罄歸零後,在政府負最後支付責任規範下,屆時政府仍需尋找其他財源籌措鉅額撥補經費。
教育部指出,經統計2025年9月1日退休教育人員月退休所得總平均約為5.8萬元,其中約85%每月支領數額高於5萬元;如依現行規定調降至2029年,且不考量CPI調整情形,平均約為5.3萬元,其中仍有69%每月支領數額高於5萬元。若納入未來CPI調整,估算平均約為5.7萬元,因此現行制度應足以保障退休生活,建議維持現行規定。
教育部強調,如果再調整,恐使年金改革效益難以達成,衝擊原規劃達成退撫基金一個世代30年財務安全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