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5 年推動以來,日月光高雄廠環境技術研究計畫已成為公司 ESG 推進的重要支柱,透過跨界合作、知識交流與實驗驗證,持續為企業環境管理注入創新能量與永續動能。今年的研究成果展現日月光以科技落實永續的實踐力,從智慧監測、水資源管理到碳循環技術,展現跨域創新的多元面向。
研究團隊運用人工智慧模型辨識放流水中微量物質,成功開發可應用於中水廠前端監測的 AI 水質篩檢系統,可提前預警異常水質,提升再生水穩定供應與製程安全;另有專案針對封裝製程塑膠廢棄物進行燃料化再利用(SRF)評估,驗證其熱值穩定與排放控制的可行性,為高能值廢棄物減碳再利用開啟新契機。面對極端氣候的威脅,團隊結合氣候推估與淹水模擬,提出以數據為基礎的防災決策架構,協助企業提升氣候韌性;另針對鍋爐與焚化爐煙道氣排放,發展微藻固碳與化學吸收整合技術,以驗證碳捕捉效率及副產物再利用潛力,展現碳循環技術的應用實效。
日月光高雄廠處長顏俊明表示,環境技研已推動第十一年,其中合作學校有十五間,將近七十件的合作專案,永續發展不是口號,而是一場長期的實踐行動。透過環境技術研究專案的推動,日月光能不斷將學術研究轉化為具體實務,強化製程韌性與減碳效益,同時也與學界共同探索環境管理的新方向。他進一步指出,此次專案更針對全球氣候變遷的議題深入研究,且面對全球供應鏈的低碳轉型趨勢,企業必須以科學數據為基礎,從源頭管理到技術創新全面布局,方能在永續競爭中占得先機。
日月光高雄廠已連續十一年推動環境技術研究,涵蓋能源、水資源、廢棄物及氣候韌性等面向,累積研究投入金額逾新台幣 8,000 萬元,專案成果均揭露於永續報告書資訊公開分享。未來,日月光將持續以產學合作為推動核心,深化低碳科技應用,實踐循環經濟理念,攜手供應鏈與社會各界共築永續未來,以行動實踐企業永續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