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壯運近期不斷出包,先是宣傳海報將「TAIPEI」拼成「TAIIPEI」、志工證姓名遭直翻、物資包LOGO印錯、APP系統錯誤、聖火代表彭政閔的英文名顯示成Lin Yu-Ting,更有民眾發現在台北市中山區的宣傳看板上出現「四邊包繩不打洞」的備註,成為社群平台的新梗,不過包接連不斷的發生也讓網友納悶團隊是否太草率,更直呼「謝謝市政府讓台北鬧笑話」。
不過宣傳看板上出現「四邊包繩不打洞」的備註,有印刷專業的網友分析,出現這樣的包,應該是經過6個關卡都沒被發現:
首先是製稿人員有些說明或備註可以放在工作區域外來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出包了說不定還可以釐清責任保護自己;第二審稿人員,只負責檢查材質、尺寸、數量、加工,內容是什麼與審稿人員無關;第三印刷人員,印製過程中如發現錯誤,應即時通知客戶來確認內容;第四施工人員,不過只負責施工,不負責檢查內容;第五驗收人員;第六為主辦單位。原PO表示對驗收人員非常失望,質疑主辦單位是否知情。
也有做過廣告業、印刷廠的網友分享自己的經驗,表示第五關驗收人員問題最大,因為是最後一關檢查的人,若身為檢察者沒發現,就等著被民眾抓包。另外也有網友分析,製作廠商的責任較小,因一天出產量多,不一定有空校對圖面內容,認為設計師責任最大,沒有一再確認,或是設計和發包是不同單位,才會遺漏。
四邊包繩不打洞,網友創意無極限